让青年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其创新活力的强弱,直接关系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步伐。当前,面对发展难题与未来机遇,需从搭建实践平台、优化创新生态、破除制度障碍多维度精准施策,充分激发青年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让他们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大展身手、绽放光彩。
搭建驰骋舞台,让青年人才敢闯敢试。舞台是人才成长的“孵化器”,更是创新活力的“释放阀”。为青年人才搭建驰骋舞台,关键要打破“论资排辈”的隐性桎梏,摒弃“求全责备”的固有思维,给予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的机会。要立足产业发展需求与科技前沿方向,构建覆盖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平台体系,让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青年人才都能找到施展才华的空间。既要赋予青年人才项目主导权,允许其在科研攻关、技术突破中自主设计方案、自主组建团队,让创新思路不受层级束缚;也要给予青年人才试错容错的空间,正视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以包容态度看待探索中的失误,消除“不敢闯、怕出错”的心理顾虑。通过搭建平等开放、权责对等的实践舞台,让青年人才的“敢想”转化为“敢干”,“敢闯”升级为“善创”,在干事创业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厚植创新沃土,让青年人才潜心钻研。创新需要长期沉淀与专注投入,青年人才成长离不开滋养创新的“沃土”。厚植创新沃土,首先要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摒弃“重成果、轻过程”“重短期、轻长远”的功利化导向,让青年人才能够沉下心来攻克“卡脖子”技术、探索原创性成果,不为短期效益所扰、不为浮躁风气所动。要完善创新资源供给机制,推动科研设备、数据资源、学术平台向青年人才开放共享,降低创新门槛与成本;健全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导师制”“传帮带”等方式,为青年人才搭建成长阶梯,帮助他们把握科研方向、提升专业能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青年人才的创新成果提供坚实保障,让他们的付出有回报、创新有底气。创新沃土更肥沃、成长环境更友好,才能让青年人才心无旁骛搞科研、聚精会神谋创新,在长期探索中孕育出更多高质量成果。
破除机制壁垒,让青年人才轻装上阵。当前,部分领域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仍是制约青年人才发展的“绊脚石”与“拦路虎”。破除机制壁垒,核心在“放权赋能”,打破束缚人才发展的条条框框,让青年人才从繁琐的行政束缚、不合理的制度限制中解放出来。要打破体制内外人才流动的“玻璃门”“旋转门”,推行灵活的用人机制,不唯身份、学历、资历,凭能力、实绩、贡献论英雄,让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要为青年人才减负,清理不必要的报表填报、会议培训、考核检查,推行科研经费包干制、项目管理放权制,赋予更大自主决策权;同时,关注青年人才的“后顾之忧”,通过建设人才公寓、优化子女教育服务、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等举措,解决他们的生活难题,让青年人才能够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机制更灵活、环境更宽松,才能让青年人才的创新活力充分涌流,在干事创业中实现自身价值与国家发展的同频共振。(慕容榕)
- 2025-09-01争当乡村振兴“实干先锋”
- 2025-09-01“三个关键” 护航年轻干部成长成才
- 2025-09-01抓好人才“引育留”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 2025-09-01厚植高质量发展人才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