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省情 >> 伏羲

【传承伏羲始祖文化 擦亮伏羲文化品牌】徐日辉|麦积山北魏石窟伏羲 女娲交尾图之新认识(下)

23-03-07 09:34 来源:新天水 编辑:余守萱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文明古国之一,是唯一一个文明独立起源而又没有中断的国家。在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当中,我一直认为伏羲文化是中华本源文化,有着万年以来的历史积淀,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记忆,更是让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重要构成。

  今天,当我们走进独立起源的中华文明时,展现在面前的是一幅悠长的时空画卷,上下万余年,纵横数千里。在纵横交错的十字线上有一条对中华文明起到过重要作用的文明之川,这便是赫赫有名的渭水。

  渭水,今称渭河,黄河一级支流,全长800余公里。渭水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的太白山,由西向东,流经甘肃省定西市的渭源县、陇西县,平凉市的静宁县、庄浪县,天水市的武山县、甘谷县、秦安县、张家川县、清水县、麦积区和秦州区。以及陕西省宝鸡市的陈仓区、渭滨区、金台区、岐山县、眉县、扶风县,咸阳市的杨陵区、武功县、兴平市、秦都区、渭城区,西安市的周至县、鄠邑区、长安区、未央区、灞桥区、高陵区、临潼区,渭南市的临渭区、华州区、大荔县、华阴市,在陕西省的老潼关一带汇入黄河。全长800余公里,流域面积13万平方公里。而渭水上游的地理范围包括甘肃省定西市的渭源县、陇西县,平凉市的静宁县、庄浪县,天水市的武山县、甘谷县、秦安县、张家川县、清水县、麦积区和秦州区,以及陕西省的宝鸡市,全长440多公里,流域面积在3066平方公里以上。

  渭水在中国古代是一条颇有名气的大河,最早见于《山海经》之《西山经》,以《水经注》记载最为详细。《水经注》全书共40卷,记载大小河流一千多条。但是,所占篇幅3卷及以上的只有:河水5卷,江水、渭水3卷。按照《水经注》的记载,至少在战国以前中国的前三条大河应该是黄河、长江、渭水。从渭水的长度和流域而言,远远比不上黑龙江、珠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塔里木河、辽河、嘉陵江、淮河等。但是,为什么《水经注》给予其如此重要的地位,关键在于对历史文化影响力的事实认同与记录,“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文化认识,而不是今天的流量与流域面积”。著名考古学家安志敏先生指出:“特别是中国的黄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化中心之一。”因此,认同中国的黄河流域是世界古文化的中心之一。那么,渭水上游地区毫无疑问是黄河流域古文明的源头之一。而渭水的一级支流葫芦河及其支流清水河就是母亲河的心脏,因为伏羲、女娲就诞生于此流域,是考古学给予的启示。

  渭河

  渭水东流一路前行,从葫芦河支流清水河流域的伏羲、女娲开始,到陕西宝鸡的炎、黄二帝,岐山的周文化、咸阳的秦文化、西安的汉唐文化等,无一不矗立在中华文化的顶端。在这一无比辉煌的链条当中,第一环节正是以清水河与水洛河为主干的葫芦河,构成了以渭河上游地区为核心的中华农耕文化的发源地。以伏羲文化、女娲文化为本源,是中华文明的根基、根本和根脉所在,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底蕴、底色和底版,具有高度的统摄功能,更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记忆。

  探寻伏羲的诞生地,我情有独钟。如今麦积山石窟北魏时期伏羲、女娲交尾图的最终认证,总算了却一桩魂牵梦绕的心愿。

  值得注意的是,在麦积山石窟当中,类似于第69龛与第169龛成对的还有:第68、73龛,70、71龛,74、78龛,全部为北魏时期所开凿,具体“开凿时间集中在公元466年—499年之间,即北魏献文帝至孝文帝统治时期”。麦积山石窟北魏时期开凿双窟样式组合的现象,引起了专家们的关注。对此,孙晓峰先生认为:“这种双窟样式的出现与当时北魏社会政治背景有密切关系。公元439年,北魏政权基本统一北方后,其汉化步伐也逐步加快,特别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登基后,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习俗等方方面面大力推行汉化政策,使鲜卑贵族与汉族世家大族紧密结合起来,大大缓和了尖锐的阶级和民族矛盾,使北魏国家实力显著增强。”北魏统治者是鲜卑族拓跋部,孝文帝本人称拓跋宏(公元467年—499年),他是在祖母冯太后精心培养下成长起来的年轻政治家。冯太后是历史上有名的文明太后,也是著名的改革家,她对孝文帝的汉化改革起着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而双窟的开凿,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好事成双、和和美美的高光标志。

  从文化背景考察,北魏孝文帝自公元471年即位到公元499年去世,一直在汉化改革的路上。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主要集中在: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发布诏书废除鲜卑语,学习汉语,严格规定如果在朝廷议事讲鲜卑语,则免去官职。而且死后要墓葬在河南,不得归葬平城。华夏民族讲究安土重迁回归桑梓,而孝文帝的改革表明,鲜卑人生而讲汉语死后葬中原,从生到死完全融入汉族当中,甚至于他连自家的拓跋姓也改为元姓,称之为元宏。至于其他诸姓,如丘穆陵氏改姓穆氏、步六孤氏改姓陆氏、独孤氏改姓刘氏、出大汗氏改姓韩氏等,并且积极倡导与汉族通婚,促进鲜卑与汉族的血缘融合,包括西来佛教的汉化与地方化、民俗化的有机融合。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孝文帝为了学习推广汉文化,尊孔崇儒、立国子学等,从文化入手全面汉化。不惜以废除本民族的文化为代价,尤其是他认同黄帝为拓跋人祖先的惊世之举与实际行动,表明鲜卑与华夏民族是一家人,不存在血缘上的分歧,确实为民族融合的典范。追本溯源,黄帝只是中华文明长河中的一节,在黄帝之前还有炎帝、伏羲、女娲等。而在当时伏羲、女娲已然固定为华夏民族的始祖,并且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因此来讲,伏羲、女娲交尾图出现在麦积山石窟并不意外。从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目的出发,认同伏羲、女娲与认同黄帝一样,旨在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为北魏政权长治久安夯实基础,并且影响到隋、唐两个王朝。其中繁荣强盛的大唐天子李世民本身就具有二分之一的鲜卑血缘,成为继孝文帝汉化之后最成功的民族融合的实践者。

  毫无疑问,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成为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跨时空的经典,使中华文明兼容并蓄,更富活力和生命力。可以说,自北魏孝文帝之后,没有任何一个汉民族以外的统治者能够达到孝文帝的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讲,麦积山石窟伏羲、女娲交尾图在北魏献文帝、孝文帝时期出现,是历史的必然,作为认同华夏共祖的具象表现,毫无疑问是当年一元多体的历史见证。

  唐太宗李世民

  结 语

  著名的雕塑家段一鸣先生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海纳百川之胸怀的民族,在学习外来佛教造像的同时,又将本民族优秀的理念融入其中,形成了自己的形态。麦积山石窟佛教泥塑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演进和变化,这一套具有完整系统的佛教造像方法又随着佛教文化的传播,在中国大地上与中国艺术家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意识相结合,以至此种制作手法沿用至今,源远流长。”

  事实上,麦积山石窟造像中所透露出的世俗化内涵,正是秦州(天水)地方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具体表现,也是伏羲、女娲信仰在石窟文化方面的得力彰显。

  丰富的口传文化和考古最新发现表明,天水早在炎、黄之前就已经是中华先民们繁衍生息的重要地区,并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文化,麦积山石窟伏羲、女娲交尾图的确立,证明在北魏时期伏羲、女娲就被不同民族所认同,这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与壮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