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厦高铁重庆段:打通发展动脉 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月春风劲,巴渝万象新。3月9日,渝厦高铁重庆段正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标志着这条承载着区域发展厚望的“钢铁动脉”即将全线贯通。从2020年5月开工建设到如今联调联试的启动,五年磨一剑的渝厦高铁重庆段,不仅将重庆主城与黔江的时空距离从4小时缩短至1小时以内,更以飞驰的车轮为笔,在长江经济带的版图上勾勒出协同发展的新图景。
从“山高路远”到“咫尺可达”,高铁改写民生幸福刻度。交通之变,首惠民生。重庆主城区与黔江区虽同属一域,却因武陵山脉的阻隔,长期受制于蜿蜒山路与漫长车程。渝厦高铁重庆段的通车,将彻底打破这一困局。1小时的通达圈,让“双城”真正变为“同城”:清晨在解放碑吃一碗小面,上午就能到黔江濯水古镇漫步廊桥;主城白领的商务洽谈与黔江产业园的机器轰鸣无缝衔接;分隔两地的亲友从此“说见就见”,渝厦高铁压缩的不仅是物理距离,更拉近了人心的温度,激活了区域要素流动的活力,让“诗与远方”融入日常生活的烟火气。
以线带面,激活长江经济带“黄金走廊”。渝厦高铁重庆段的意义,远不止于渝黔两地。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中渝厦通道的关键一环,它向西接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向东串联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向南经厦漳泉直达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这条高铁的贯通,犹如在长江经济带上嵌入一条“金丝带”,让重庆的产业优势、厦门的开放平台、中部地区的资源禀赋在高速流动中实现互补。重庆的汽车、电子产业可借高铁快速对接沿海市场,闽赣的文旅资源能更便捷辐射西南腹地,而武陵山区的特色农产品也将搭上“快车”走向全国。高铁所至,资源、人才、技术、资本加速汇聚,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铺就“共富路”,托起武陵山区振兴梦
渝黔沿线,是武陵山区乡村振兴的主战场。过去,绿水青山因交通瓶颈难以转化为“金山银山”;如今,高铁穿山越岭,为这片土地打开一扇“出山入海”的大门。黔江的脆红李、酉阳的油茶、彭水的苗绣,将借助高铁的“带货力”走出深山,形成特色产业品牌;武隆喀斯特、阿依河漂流等旅游资源将迎来更广阔的客源市场;高铁站周边,“站城融合”的新城规划更将催生商贸、物流、文化等新业态。一条高铁,不仅是一条交通线,更是一条经济线、生态线、文化线,为武陵山区铺就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振兴之路。
联调联试启新程,奋进脚步不停歇。联调联试的启动,是高铁通车前的最后一道“质量关”,也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从“四小时”到“一小时”的蜕变背后,是中国基建攻坚克难的智慧,是“人民铁路为人民”初心的践行,更是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生动注脚。随着渝厦高铁的全线贯通,一幅“人畅其行、货畅其流、城兴其业”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未来,这条“钢铁巨龙”必将以更快的速度、更强的承载力,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写下新的篇章,让“流动的中国”更加生机盎然。(高恩)
- 2025-03-17铁路客运再创新高 流动中国“新”潮澎湃
- 2025-03-17银发旅游专列,谱写温情之旅
- 2025-03-17铁路客运量攀升,绘就流动中国奋进新画卷
- 2025-03-17货发逆势增长映射经济韧性强劲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