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文化旅游 >> 文化时评

让“党建+治理”在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

2025-11-20 17:16 来源:中国甘肃网

  党建引领是基层治理的根与魂。新征程上,推动“党建+治理”深度融合,关键在于以系统思维破解治理碎片化难题。“党建+治理”非简单叠加,而是系统重构,要以组织优势激活治理效能,让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党建活力转化为治理动力,实现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赋能”的跃升。

  以“组织嵌合”破治理碎片化,织密协同共治“一张网”。打破条块分割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必须注重通过组织嵌合打破各自为战的困局。要推动党组织向基层治理末梢延伸,将支部建在网格上、党小组设在楼栋里,通过组织嵌合实现治理资源整合。要建立“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架构,确保治理任务层层传导、责任到人。要依托党建联席会议制度,联动驻区单位、社会组织、业委会等多元主体,变“单打独斗”为“集团作战”,形成问题共商、资源共用、成果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以“数字赋能”提治理精准度,打造智慧服务“新引擎”。面对群众需求的多样化、动态化,传统治理手段往往力不从心。要借力数字技术,构建“党建+大数据”治理模式。一方面,搭建智慧党建平台,整合人口、环境、安全等数据资源,实现民生诉求“一网通办”、风险隐患“一键预警”;另一方面,推广“指尖党建”应用,通过线上议事厅、微心愿征集等功能,让群众随时表达诉求、参与监督。数字赋能不仅是提升响应速度,更让治理从“粗放式”向“滴灌式”转变,实现服务精准投送、问题精准破解。

  以“机制耦合”促治理常态化,拧紧责任落实“压力阀”。治理成果能否可持续,关键在于机制是否闭环。要健全“党建引领+制度保障”双轮驱动机制,明确各级党组织在治理中的权责清单,推行“问题发现—任务分办—跟踪督办—效果评议”全流程管理。要将治理成效纳入党建考核体系,探索实行“红黑榜”公示制度,对履职不力的党组织及时约谈整改。要建立群众满意度反向评价机制,将评价结果与干部绩效挂钩,倒逼责任落实,避免治理成为“一阵风”,确保治理责任落地、治理效能长显。

  以“能力聚合”强治理专业性,锻造基层队伍“生力军”。治理现代化是大势所趋,要求基层干部既懂党建又善治理。要通过专业化培训、实战化锻炼,提升党员干部统筹协调、应急处突、群众工作等能力。要探索开展“治理能力提升计划”,组织干部赴先进地区跟岗学习,设立“书记工作室”,由经验丰富的党组织书记传帮带,不断提升基层干部的能力素质。要注重在治理一线考察干部,对实绩突出的优先提拔使用,激发干部投身治理的内生动力,让“党建+治理”既有高度更有温度。(武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