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群众的“知心人、勤务员、领头雁”
“民富则天下安,民乐则天下和”。广大党员干部应躬身实践,主动作为,努力成为群众的坚强依靠,争做群众的“知心人、勤务员、领头雁”,在民生事业上久久为功,切实回应群众期盼,以实际行动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怀“一心为民”的赤诚情怀,做“情系百姓、服务为民”的“知心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更是党员干部的行动指南。党员干部要始终将人民置于心中最高位置,密切倾听群众心声,主动回应群众诉求。要深入基层、走进乡村、深入群众家中,零距离了解百姓的忧虑与困难,用心感受群众的冷暖与疾苦,用实际行动丈量民情,用真诚温暖民心。要善用信息化工具,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广泛收集群众意见,确保群众的声音被听见、被尊重。在精准把握群众需求后,要迅速谋划、细化举措,逐项落实、逐个突破,用看得见的变化、摸得着的实惠回应群众期待。要不断完善服务长效机制,让服务群众常态化、制度化,真正做到群众有所呼、干部有所应,群众有所求、干部有所为,于“倾听呼声、服务需求”中践行初心,勇当情系百姓、温暖民心的“知心人”。
守“无我奉献”的为民初心,争做“勤勉无私、造福于民”的“勤务员”。为民服务,既要解忧纾困,更要谋福增利。党员干部应把个人理想融入为民造福的伟大实践,聚焦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就业等群众关切,扎实调研、精准施策,推动民生政策落地见效,让群众享受更优质的公共服务。要格外关心困难群体,对低收入家庭、残疾人、孤寡老人等,要主动送上关怀和帮助,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提升生活质量。要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公益事业,以实干助力发展,增进全民福祉。在服务群众过程中,保持淡泊名利、甘于付出的平常心,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利益、为百姓谋幸福,在“纾困解难、增进福祉”中彰显为民本色,勇做勤勉无私、造福于民的“勤务员”。
持“真抓实干”的担当精神,争做“奋勇争先、笃行有为”的“领头雁”。为民服务最终体现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的具体成效上。党员干部要以奋发有为的姿态和创新务实的作风,投身各项工作。要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制定目标,细化措施,推动任务落实落细。要敢于负责、勇于攻坚,面对矛盾不回避、遇到困难不退缩,主动挑重担、啃硬骨头,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担当。要善于创新思路、运用新技术新方法破解难题,提升工作质效。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首位,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过不懈奋斗,让群众切实看到发展成效,感受到干部的真情付出,在“开拓进取、求真务实”中引领社会进步,争做奋勇争先、笃行有为的“领头雁”。
当每一位党员干部都成为群众的知心人、勤务员、领头雁,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必将凝聚起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带领群众奔赴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徐岚)
- 2025-11-17将“民心所向”化作“幸福图景”
- 2025-11-17就地聚“才” 铺就乡村振兴锦绣路
- 2025-11-17激扬青春动能 护航深改“航船”破浪前行
- 2025-11-17党建执笔绘就乡村振兴精彩答卷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