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聚“才” 铺就乡村振兴锦绣路
《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强调“健全乡村人才保障机制”,人才振兴已成为乡村发展的核心引擎。面对“外地人才难引、本地人才难留”的瓶颈,需深挖本土人才“富矿”,以精准辨才、系统育才、科学用才,将乡土情怀化为发展动能,走出特色振兴路。
精细“辨才”,激活本土人才潜能。桑梓之情是人才与故乡的纽带,本土人才熟悉村情民意,优势独特。各地应摸清人才“家底”,建立在外游子、本土能手的动态台账,深挖掘本土工匠,让传统技艺传承人在文旅项目中担纲。要针对在外人才,依托春节、中秋搭建“乡情驿站”,通过“返乡人才恳谈会”宣讲补贴政策,落实创业补贴、住房保障、子女教育,解除后顾之忧。以“真金白银”扶持和“有温度”服务,促返乡人才扎根,形成“雁归兴乡”循环。
系统“育才”,厚植成长沃土。本土人才扎根基层,懂发展痛点,精准培育事半功倍。要坚持“请进来+沉下去”,一方面“借智登高”,联合高校建专家工作站,搭建实践舞台,人才在环境整治、产业发展一线“蹲苗壮骨”。另一方面要“下沉赋能”,形成“培训—实践—成才”的完整闭环,真正让“田秀才”“土专家”在基层淬炼中破土而出。
科学“用才”,拓展施展空间。要破除“唯学历、唯职称”的陈旧评价观念,让本土人才各展其长。通过构建四类“新农人”评价体系,以创新成果、带货收益等实绩为核心指标,配套创业贷款、生活补贴等政策,使各类人才获得强劲发展动力。要建“以实绩论英雄”的用才机制,在产业发展上,让电商达人主导直播助农,规划师参与村庄改造;在乡村治理上,邀请老党员、乡贤能人组建调解团队,化解基层矛盾。要完善服务保障体系,提供注册代办、法务咨询等贴心服务,为人才创业保驾护航,让“良禽择木而栖”成为现实。
乡村振兴关键在激活内生动力。唯有精准辨才聚力、系统育才提能、科学用才激活力、用心留才优环境,才能让更多“田秀才”“土专家”在乡村舞台发光发热,为全面振兴注入澎湃动能,铺就希望锦绣路。(陈琦天)
- 2025-11-17激扬青春动能 护航深改“航船”破浪前行
- 2025-11-17党建执笔绘就乡村振兴精彩答卷
- 2025-11-17【好评中国】没奖牌榜的全运会更显体育精神
- 2025-11-17【好评中国】汉学为桥,展现时代中国新形象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