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民生,绘出“人民至上”新画卷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人民是执政根基,更是基层工作的核心。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民心放在首位,用倾听民意、坚守民本、落实民生的实际行动,绘就新时代“人民至上”的动人图景。
把“民声”摆在首位,用“俯身倾听”聚民智,描摹“亲民”画卷。群众中蕴藏无尽智慧与力量。从农村改革的“大包干”到基层治理的“枫桥经验”,实践充分证明,群众的“金点子”往往是破解难题的“金钥匙”。党员干部要甘当“小学生”,走出机关,深入田间地头、社区院落、企业车间,在拉家常中听真话、察实情,通过“屋场恳谈会”“田间议事会”等载体,把百姓的“唠叨”变为工作的“蓝图”。面对社区治理难题,要组织居民、商户参与“圆桌议事”,由“单向管理”到“多元共治”,让决策沾泥土、接地气,饱含民生温度,真正让群众智慧成为推动基层治理的“活水源泉”。
把“民本”摆在首位,用“躬身实干”纾民困,描摹“为民”画卷。群众立场不是空谈,而是具体实践。党员干部要始终站在群众角度,既抓“大事”,也解“小事”。面对群众反映的“停车难”,不能止步于“再研究”,而要实地调研闲置资源,推动“口袋停车场”建设;遇到独居老人“吃饭难”,不能仅靠送物资,更应牵头打造“老年食堂”,解决“一顿热饭”的迫切需求。只有坚持从群众角度出发想问题、做决策、办实事,才能真正贴近民心,赢得群众信赖。
把“民盼”摆在首位,用“实绩实效”惠民生,描摹“惠民”画卷。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是群众满意。民生福祉的点滴进步,皆是“人民至上”的生动体现。党员干部应把群众笑容作为最大追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要建立“群众点单—干部接单—跟踪督单—群众评单”闭环机制,对教育、医疗、就业等“急难愁盼”,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对农村“看病远”,推动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组织城区医生下乡坐诊;针对孩子“上学难”,优化学校布局,扩充公办幼儿园学位。让群众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确保每一项民生工程贴合群众期盼,让幸福生活愿景,通过件件实事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将民心置顶,绝非一句空话,而应是融入日常的自觉行动。党员干部须以“心贴心”的沟通、“实打实”的作为、“硬碰硬”的成效,把群众期盼转化为履职动力,让“人民至上”在基层落地生根、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杨尧)
- 2025-10-29赓续初心启新程 奋楫扬帆谱新篇
- 2025-10-29以“三严”之力筑牢作风建设“防火墙”
- 2025-10-29科技创新潮涌 赋能壮阔征途
- 2025-10-29共绘干群“同心圆”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