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关键期,织密防汛减灾立体网
汛情如令,责任如山。当前正值防汛关键期,叠加台风多发、旱涝急转等复杂形势,防汛减灾工作面临多重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全面落实防汛救灾主体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应急值守、靠前指挥。”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将组织优势转化为防汛减灾的制胜优势,筑牢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铜墙铁壁,让党旗在防汛一线高高飘扬。
构建预警体系,下好防汛“先手棋”。防汛减灾,贵在“预”字当先。通过整合气象、水文、地质等多部门数据资源,打破信息壁垒,实现数据共享与实时更新。依托水文监测、地质灾害专业设备等科技手段,对雨情、水情、险情进行全链条动态监测,提升监测精度与覆盖范围。针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山洪沟口、城乡低洼易涝区等重点部位,落实“一点一策”管控措施,根据不同风险等级制定差异化预警方案,通过村组广播、微信群、短信、敲锣吹哨等多种方式,确保预警信息直达基层、到户到人,尤其要关注留守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实现风险隐患“发现—上报—处置—反馈”闭环管理,为群众转移争取宝贵时间,有效降低灾害损失。
锻造应急能力,打好防汛“主动仗”。防汛减灾是一场综合战、持久战,必须强化系统思维,构建“平时服务、急时应急”的支撑保障体系。依托村党组织核心,整合在村党员、村组干部、民兵、志愿者等力量,组建政治可靠、训练有素的应急抢险队伍。定期开展预案演练,模拟不同灾害场景,明确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物资保障等关键环节,确保预案实用管用,提升队伍应急处置能力。健全“专业救援+社会力量”协同机制,统筹调度消防、水利、交通等部门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力量互补、行动协同。加强与社会救援组织、企业的合作,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与设备,确保救援行动安全、高效、有序。
健全督导机制,压实防汛“责任链”。防汛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要身先士卒、靠前指挥,深入灾情最严重、抢险最困难、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加强现场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要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防汛表现作为干部评价、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表现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通过“一线考察+专项表彰”机制,激励党员干部投身防汛一线、担当作为,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推动防汛工作扎实开展。对失职渎职者严肃追责,形成有力震慑。同时,要加强对一线党员干部的关心关爱,落实安全防护措施,解决实际困难,传递组织温暖,激发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凝聚强大合力,织密防汛“安全网”。防汛减灾没有“旁观者”,必须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通过“党员联系户”“村民议事会”等载体,普及防灾避险知识,开展应急演练与培训,提升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增强群众的安全意识与防范能力。建立“群众报险—党员核实—组织处置”的快速响应机制,鼓励群众参与隐患排查、物资储备、灾后重建等工作,充分发挥群众的“前哨”作用,及时发现并处置风险隐患。对积极参与防汛工作的群众给予适当奖励与表彰,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搭建线上交流平台,方便群众随时反馈问题、分享经验,进一步凝聚群防群治智慧与力量。(蒋本权)
- 2025-08-30【飞天网评】抵制高价彩礼 让婚姻回归爱的本质
- 2025-08-30【地评线】飞天网评:汇聚群众“金点子” 锻造民生“十五五”金钥匙
- 2025-08-30让“十五五”规划更加符合人民所思所盼
- 2025-08-30校准年轻干部的成长坐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