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深港高铁:助力大湾区协同发展 书写开放时代新答卷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钢铁脊梁”,其发展步伐始终与国家经济活力同频共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2025年上半年通报显示,广深港高铁上半年跨境旅客发送量达1687.5万人次,同比增加252.1万人次,增幅17.6%,创下同期历史新高。这组数据不只是简单的数字增长,更直观体现了这条“钢铁大动脉”对内地与香港的紧密连接,深刻折射出粤港澳大湾区在经济、文化、社会领域深度交融的蓬勃态势,充分彰显区域协同发展的强劲活力。运营7年来,广深港高铁作为一条高效运转的“加速纽带”,大幅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有力推动区域经济互联互通,持续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动力,深刻重塑着区域协同发展的整体版图。?
跨境客流的“双向奔赴”,是中国高水平开放活力的生动体现。上述1687.5万人次的发送量,既有力证实了粤港澳大湾区的蓬勃生机,也让这条高铁成为外界观察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从香港西九龙站出发,跨境旅客可直达内地19个省区市,线路辐射全国多个主要城市。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与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地区已常态化开行“夕发朝至”动卧列车,进一步提升了长途跨境出行的舒适度,而“高铁+酒店+景点”一站式旅游产品,精准契合群众消费需求,已然成为拉动文旅经济的新动力。?
“轨道上的大湾区”已具雏形,“1小时生活圈”正从美好愿景逐步变为现实。这一历史性跨越的背后,广深港高铁发挥着“加速器”与“黏合剂”的关键作用,以坚实的钢铁运输网络支撑起区域融合带来的民生福祉与经济活力。清晨,香港市民乘高铁到广州品尝地道早茶;午后,深圳科创人才赴港对接国际资源即日返程;东莞制造业工人乘高铁到佛山学习先进技术,肇庆居民携家人赴港游览景点当日往返,广深港高铁以“1 小时”的时空变革,彻底打破了大湾区城市间的地理阻隔。依托“一地两检”的高效通关模式,旅客无需多次换乘和重复安检,通关时间大幅压缩,让跨城出行如同市内通勤般便捷。如今,“早饮珠江水,午食香港茶”的生活场景已成常态,越来越多大湾区居民在“1小时”时空半径内实现了“双城生活”。这既是生活方式的革新,更是区域协同发展深化的体现:高铁串联起香港、深圳、广州等大湾区核心城市,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在“1 小时”内高效流动,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加速共享。随着“轨道上的大湾区”不断延伸,“1小时生活圈” 的红利将持续释放,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书写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崭新篇章。?
从“一地两检”的通关创新到“1小时生活圈”的民生图景,从要素流动的加速到产业协同的深化,广深港高铁始终紧跟大湾区发展节奏,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动能。未来,这条高铁必将继续发挥优势,在促进大湾区经济繁荣、增进民生福祉、深化内外开放中展现更大作为,为构建全国新发展格局、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提供坚实支撑,书写新时代中国区域协同发展的精彩答卷。(闫光宇)
- 2025-08-30沪杭新线辐射更广阔 让“跨城上班”成日常
- 2025-08-30让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 2025-08-3090亿吨见证,大秦铁路“钢铁动脉”
- 2025-08-30【好评中国】致敬每一个自强向上的平凡中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