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田小芳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当前,我省正处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要不断健全完善“引、育、用、留”全链条人才工作体系,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为甘肃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以更大力度育才,夯实人才梯队根基。人才培养是激发创新活力的源头活水,必须立足产业需求,锻造高素质人才队伍。深入实施人才培养“十百千万”工程,将培养重心与“14+1”重点产业链深度绑定,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精准对接。在新能源领域,围绕风电、光伏、储能等核心产业,联合酒泉、武威等产业集聚区,培养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研发人才和精通智能运维的技能人才;在生物医药领域,依托兰州新区产业基地,聚焦新药研发、临床转化等关键环节,培育专业化科研团队。要引导各类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向实践一线流动。通过建立“产业导师+项目历练”培养模式,推动青年人才深度参与企业生产、科研攻关、项目建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以更实举措引才,汇聚高端智力资源。精准引才是弥补人才短板的关键抓手,要聚焦需求导向,提升人才引进的质量与效能。精确编制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建立动态更新机制,定期梳理重点领域的人才缺口,确保引才靶向精准。针对集成电路、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提前布局引进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对于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重点引进能够解决“卡脖子”问题的专业人才。创新引才方式方法,让人才引进更具灵活性和吸引力。综合运用“带编入企”政策,打破编制壁垒,允许事业单位人才带着编制到企业服务,实现“编制在体制内、服务在市场中”;推广“柔性引才”模式,通过项目合作、技术咨询、短期兼职等方式,吸引省外高端人才为甘肃发展“献计出力”。
以更优机制用才,释放人才创新潜能。用好人才是激发活力的核心环节,必须深化机制改革,让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长。加力创建兰州吸引集聚人才平台,赋予平台在人才招聘、职称评审、经费使用等方面的更大自主权,打造人才政策“试验田”。加快建立全省统一的人才评价互认互通机制,推动职称、技能等级等证书跨区域、跨行业通用,打破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对基础研究人才,侧重评价原创性成果和学术影响力;对应用研究人才,突出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效益;对基层一线人才,聚焦服务对象满意度和实际工作成效。
以更好环境留才,营造优良留人生态。良好环境是留住人才的重要保障,必须优化服务供给,让人才安心创业、舒心生活。要定期走访慰问人才,听取他们的意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要积极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链条服务,整合人社、教育、医疗等部门资源,建立“一站式”服务窗口,提供从落户、住房到子女入学的全周期服务。落实落细“陇原人才服务卡”保障政策,持续拓展服务内容,在就医绿色通道、住房优先保障、子女就近入学等基础上,增加文旅优惠等增值内容,让人才享受更多实惠。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通过媒体宣传、表彰奖励等方式,讲好人才创新故事,让各类人才在甘肃有地位、有尊严、有归属感,真正实现“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
作者单位:甘肃日报社人事处
- 2025-08-26培育高质量高校文化
- 2025-08-25把铭记化作行动(现场评论)
- 2025-08-25【好评中国】“弹痕”镌刻历史与英雄 阅兵彰显自强与梦想
- 2025-08-25【地评线】飞天网评:为农民工就业再加一把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