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路网织就民生动脉 铁路货运畅通经济“微循环”
中国国家铁路有限集团公司(简称“国铁集团”)19日发布数据,今年1至4月,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12.99亿吨,同比增长3.6%;日均装车18万车,同比增长4.7%,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新闻网)
“保”字当头,钢铁长龙守护民生温度线。当寒潮中的电厂机组轰鸣运转,当春耕时节的化肥专列驰骋田野,铁路货运始终将民生保供作为“必答题”。今年前四月,6.72亿吨煤炭通过铁路大动脉源源不断奔向全国,其中4.64亿吨电煤化作万家灯火的守护者,直供电厂存煤量始终稳定在安全线以上。从大秦铁路万吨重载列车创造“世界奇迹”,到浩吉铁路打通北煤南运新通道,再到“疆煤外运”专列让天山脚下的“黑色黄金”跨越五千公里抵达长三角,一条条能源运输专线织就的保供网络,让“民生温度”始终在线。更令人欣喜的是,矿建材料运输量同比激增29.3%,折射出基建投资持续发力;冶炼物资10.7%的稳定增长,则见证着制造强国的铿锵步履。这些数据的跃动,恰似铁路钢轨上跳动的音符,共同谱写着服务实体经济的协奏曲。
“优”字发力,服务升级激活物流新动能。当“公转铁”的绿色运输成为新常态,当“一次委托、全程服务”的物流总包遍地开花,铁路货运正以刀刃向内的改革重塑服务基因。4月份新签物流总包合同数量同比猛增159%,2.16亿吨运量背后,是“豫焦鲁煤”重去重回班列开启钟摆式运输的新实践,是“一单制”多式联运产品119个创新模式打破运输壁垒的突破。曾经被视为“铁老大”的货运体系,如今已蜕变为主动对接市场的“物流管家”。在郑州国际陆港,铁路金融授信服务让中小企业轻装上阵;在北部湾港口,铁水联运集装箱吞吐量增长19.1%印证着“门到港”服务的提质增效。从单纯运货到提供融资、仓储、通关等全链条服务,195亿元授信额度托举起796家企业的腾飞之翼,这种从“运输商”到“供应链服务商”的蝶变,正在重塑现代物流的生态格局。
“通”字筑基,跨境班列织就全球新纽带。当中欧班列汽笛声响彻亚欧大陆,当中老铁路“澜湄快线”疾驰在热带雨林,铁路货运已然成为畅通双循环的战略支点。前四月4725列中亚班列同比增长21%,197.6万吨跨境货物穿越中老铁路崇山峻岭,这些数字不仅丈量着“一带一路”的融合深度,更标注着中国制造的出海速度。在阿拉山口口岸,中哈铁路“数字口岸”系统让通关效率提升30%;在满洲里站,宽轨准轨快速换装技术创造“分钟级”效率,这些创新突破让钢铁驼队行稳致远。如今,从义乌小商品到重庆笔记本电脑,从郑州智能手机到西安光伏组件,超过5万种商品搭乘中欧班列走向世界。这条比海运快1倍、比空运省8成的陆路通道,正在重绘全球物流版图,让“中国制造”与“世界市场”的共鸣愈发响亮。
从保障民生的“压舱石”到服务升级的“先手棋”,从畅通内循环的“主力军”到链接双循环的“新纽带”,铁路货运的提质增效之路,正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生动注脚。这列承载着使命与担当的“中国号”货运列车,正以稳健铿锵的节奏,驶向更加壮阔的征程。(杨丹)
- 2025-05-27“12.99”一个跃动的数字,展现中国经济韧性与活力
- 2025-05-27钢铁动脉“加速跑”:3.6%增长率中的内需提振与经济向新力
- 2025-05-27在奔赴基层中强信念、增本领、展担当
- 2025-05-27“用心浇灌”激发年轻干部成长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