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华岐镇:荒山变身致富田
原标题:华岐镇:荒山变身致富田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张文都
金秋时节,在秦州区华岐镇范山村的一道道山梁上,玉米迎来了采收季。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忙碌在田间地头收玉米,田野上呈现出一幅秋日丰收美景。
在范山村范山梁的一处农田种植示范点,王文文望着架上晾晒的一串串金灿灿的玉米,心里溢满浓浓的幸福感。在采访中,王文文高兴地对记者说:“付出终有回报,土地不会亏待你。”
王文文是关子镇人,今年2月,他注册成立了天水益丰众禾农业有限公司,流转秦州区华岐镇范山村、北杨村、李沟村和皂郊镇潘集寨村撂荒地3000亩,在农业上做文章,盘活闲置土地变“废”为宝,一期抢抓农时开垦种植玉米300亩,小麦1700亩,油菜200亩。
“今年试种的玉米产量预计能收20多万斤,周边村的养殖户已订购了30000多斤,每斤卖到了1.44元,效益很可观。”王文文欣喜地说,政府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种植户参与撂荒地整治耕种,昔日的荒山沟壑已建设成高标准农田,撂荒多年的土地焕发出新生机。
据了解,为了让一些“沉睡”的土地产出粮食,秦州区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带动很多回乡创业青年、致富能人整治撂荒地种粮食。今年,华岐镇新增农业公司3家、合作社15家,为粮食增产夯实了基础。
华岐镇耕地总面积10.8万亩,是典型的农业乡镇。今年全镇已完成撂荒地整治5395亩,春耕期间,华岐镇确立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谋划打造大东梁、范山梁、插虎坪梁三个粮食种植产业带,重点建成华店路沿线三个一千亩,即:一个千亩大豆种植基地,两个千亩粮油示范点,二十个百亩种粮示范点,带动农户种植3000亩,为实现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华岐镇党委书记张鹏告诉记者,华岐镇牢固树立“耕地姓农”理念,全镇以土地流转这把“金钥匙”,让土地由“单打独斗”变“抱团取暖”,打开农业增效、农户增收、农村发展、集体经济增长“多把锁”。同时,进一步拓宽土地高效使用途径,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让一块块“沉睡”的土地重新“活”起来,产出增收致富的硕果、产出乡村振兴的希望,形成“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局面,为乡村振兴找到“源头活水”。
相关新闻
- 2022-10-24张掖市民乐县研发培育种薯打造产业“芯片”
- 2022-10-24张掖市沙井镇玉米制种产业的新变化—— 从种业“老基地”到“五化”种业小镇
- 2022-10-21白银市平川区:小杂粮迎来大丰收
- 2022-10-21庆阳市宁县治粮仓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采摘辣椒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