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三农频道 >> 农桑论语

@农民朋友,警惕打着农民合作社幌子的非法集资

20-05-07 11:28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农民报 编辑:张慧雅

  一个健全合法的农民合作社可以增进组织内农户之间的经济、生活交往,为本组织成员提供优质农业服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近期,一些农民被某些“合作社”的高息引诱,纷纷将存款投入合作社,误入非法集资骗局,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警方提醒,一定要警惕潜伏在农民合作社名义下的非法集资。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吸收社员资金吗?

  2006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为农民合作社的设立和运营提供了法律依据。从法律的角度来看,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属于独立法人。按照法律规定和合作社章程,合作社成员可以对合作社出资,合作社也按照一定的方式将合作社盈余分配给合作社成员。

  近年来,随着民间融资活动的增加,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非法集资高发领域,一些原本从事农业经营的合作社开始向“社员”集资,一些不法分子也开始成立农民合作社,以吸收社员的形式,进行非法集资活动。他们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做幌子,打着“合作金融”的旗号,突破“社员制”“封闭性”原则,超范围对外吸收资金。所吸收的资金多用于非法放贷、还本付息,或被集资人挥霍转移。

  二、涉嫌从事非法集资活动的农民合作社有哪些特点?

  一是没有产业支撑,不涉及农业生产活动;二是没有产品交易和盈余分配,不提供农业服务;三是广为宣传,通过开会、培训、参观、旅行、发放介绍费等多种方式发动亲友和农民等不特定群体存款;四是承诺高额回报,用后续集资款还本付息,引诱农户继续投入。

  三、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应该注意什么?

  如果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非法集资活动,作为一个无任何经营实体、无任何盈利、未得到任何国家补贴的非法组织,其吸收的资金除部分被挥霍转移外,全部用于对前期入股款的返本分红,当其资金链断裂时,必将形成巨额亏空。

  面对一个必将崩盘的操作模式,为什么这些从事非法集资的农民合作社能维持数年之久,而越来越多的受害群众又不断将资金投入其中呢?一方面,经营者通过组织大规模的培训参观活动,伪造获奖证书,捏造发展蓝图,按时还本付息等众多手段来蒙蔽了集资参与人视线;另一方面,集资参与人的贪欲也促使他们自己把一幅镜花水月当成了现实。

  因此,广大农民要高度警惕农民合作社非法集资陷阱,切实增强金融防范及自我保护意识,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的真理。面对“高额回报”时,要多向权威部门或者亲属家人征求意见,了解投资正常的回报收益率,杜绝“一夜暴富”的错误思想,不轻信,不盲从,守住自己的血汗钱。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微电影《中巴公路沿线的中国人》 显示刚柔并济的中国力量 微电影《中巴公路沿线的中国人》 显示刚柔并济的中国力量
  • 渭源旅游市场回暖 “五一”小长假共接待游客7.8万人次 渭源旅游市场回暖 “五一”小长假共接待游客7.8万人次
  • 镜头中的脱贫攻坚 镜头中的脱贫攻坚
  • 《金城揽胜图》——重现明清时期的兰州城貌 《金城揽胜图》——重现明清时期的兰州城貌
  • 【文博圈】“黄河之滨也很美”展览开启线上展 【文博圈】“黄河之滨也很美”展览开启线上展
  • 甘肃银行与农垦集团开启全面业务合作新篇章 甘肃银行与农垦集团开启全面业务合作新篇章
  • 【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临夏县:培育富民产业 助农稳步脱贫(图) 【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临夏县:培育富民产业 助农稳步脱贫(图)
  • 白银招待游客66万人次 白银招待游客66万人次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白银:“五一”假期乡村近郊游成市民出
2   白银高新区税务局: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
3   冷空气“打卡” 铜城迎“双降”
4   景泰把准脉促就业助脱贫
5   白银:母亲节未到 消费热起来
6   白银市减免企业社保费4387万元 政策红
7   白银市白银区三校分校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8   白银平川区开展农机检审验及驾驶员考试
9   游美丽乡村 赏多彩白银——五一小长假
10   白银市开展中药饮片专项整治工作
11   “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主题全媒体集
12   苏君在会宁县开展“过筛子补漏洞化矛盾
13   微电影《中巴公路沿线的中国人》 显示
14   华亭市第二人民医院制氧机、血液透析机
15   渭源旅游市场回暖 “五一”小长假共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