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省情 >> 人文历史

【溯源甘肃文化】源远流长的甘肃长城文化

2024-01-31 15:39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原标题:【溯源甘肃文化】

  源远流长的甘肃长城文化

  本报特约撰稿人 刘居荣

  长城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世界文化遗产,有着波澜壮阔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甘肃历代所筑的长城至少有五处,分别是战国魏长城、秦长城、汉长城、隋长城和明长城。秦、汉、明三代万里长城的最西端都在甘肃境内——临洮、敦煌、嘉峪关,总里程达4000公里,占全国长城总里程的四分之一。因此,甘肃可谓是我国长城文化资源大省。

  战国魏长城——我国最古老的长城之一

  魏长城是我国最古老的长城之一,在今甘肃庆阳市正宁县、宁县、合水县境内。它是战国时期,魏国与秦国、戎接界处所筑的长城。

  《史记·秦本纪》载,“秦孝公元年(公元前361年),楚、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史记正义》对此注云:“魏与秦接界,南自华州郑县(今陕西华阴一带),西北过渭水,滨洛水东岸,自北至上郡富州之地,皆筑长城以界秦境”;“魏筑长城自郑滨洛,北达银州(今陕西米脂县西北)”。《史记》记载,魏惠王十九年(公元前351年),筑长城,塞固阳,以备秦及西戎。《读史方舆纪要》和当地各县县志等记载,魏长城的基本走向为南起华阴,北行至大荔、蒲城,在西北穿铜川境过旬邑县,到甘肃庆阳(义渠)正宁、宁县、合水县,再到陕西富县西,之后北行至安塞县镰刀湾乡,在东北经绥德县西,至横山县(古银州)一带,在东北越黄河,与赵国相接。战国魏长城在庆阳市正宁、宁县、合水县过境总长约200公里。

  秦长城——残墙烽燧上的大秦雄风

  在中国北方的山岭之上,有一处见证了人类历史和文明的伟大工程,它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如巨龙一般俯仰起伏,这就是秦长城。

  秦国在甘肃境内修筑长城始于秦昭襄王时期(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51年)。甘肃境内的战国秦长城主要分布于中部和东部的定西、平凉和庆阳,共涉及三市八县,全长705公里。《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秦昭襄王时期,秦诈灭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据胡”。《后汉书·西羌传》记载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东周赧王四十三年(公元前272年),因此,甘肃战国秦长城当筑于公元前272年左右,起于临洮县北12公里的洮河东岸的南坪村望儿咀,即大柳林沟水与洮河交汇处,经临洮县、渭源县、陇西县、通渭县、静宁县,进入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吉县,经西吉县、固原市原州区、彭阳县再进入甘肃省镇原县,依次经镇原县、环县、华池县,进入陕西省吴起县。

  公元前221年,嬴政称皇帝,是为秦始皇。次年,他就对陇西、北地二郡进行大规模视察,首先抵达了陇西郡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在秦始皇三十二年、三十三年,派蒙恬两次出击匈奴,接着开始修筑长城。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秦始皇长城。蒙恬“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三十四县,城河上为塞”。

  秦长城穿越在茫茫群山中,绵延横亘于中国北方,作为当时游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它牢牢地守护着农耕区的安全。

  汉长城——展示汉武帝的雄才大略

  人们常说汉长城,其实准确的称谓应叫汉塞。因为它不仅仅是一堵墙,而是因地制宜构建的一系列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

  汉长城在甘肃境内全长1400多公里。始建于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止于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甘肃的汉塞最有特色,从令居(今永登县)一直修到敦煌,再延伸至罗布泊。甘肃以东的汉塞大多是在秦长城的基础上予以整修,贯穿河西走廊的汉塞则全是新修的。

  《汉书·匈奴传》载,汉元帝时群臣议论罢塞之事,郎中侯应上书:“起塞以来百有余年,非皆以土垣也,或因山岩石,木柴僵落,溪谷水门,稍稍平之,卒徒筑治,功费久远,不可胜计。”说的是汉塞并非都是土墙,而是根据地形,利用险要,或红柳砂石筑墙,或栅栏水沟设险,还有用“天田”设防的,挖一条深沟,铺上细沙,既可阻止犯边,又可查防越境。汉塞的组成还有烽燧,坞障,方城等,用以瞭望敌情、屯兵和指挥作战。今天所谓的阳关遗址,关城已不存在,仅是残留的一座烽燧,而玉门关故址小方盘城则是玉门都尉的治所,此去向东20公里,有一座大方盘城,是汉代边防的军事物资储备基地。

  与汉塞防御体系配套的还有沿途众多的驿站,用于传递消息,迎来送往,储运给养。汉塞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不单纯是军事防御工事,也是为了彻底消除匈奴威胁而建立的主动进攻的战斗堡垒。汉武帝驱逐匈奴,设立河西四郡,斩断其右臂后,又从两个方面修筑汉塞。一条沿弱水(黑河)伸向居延,另一条从敦煌向罗布泊延伸,彻底消除了匈奴之患,开拓了疆土,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遣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在河西反击匈奴。随即,在先零羌的游牧地修筑了令居塞。令居塞(在今永登)是汉武帝时在黄河以西修筑的第一个要塞,汉长城就从这里起步。西汉政府在河西走廊修筑长城的大幕由此拉开,修筑了从令居塞到酒泉的长城。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又将长城从酒泉向西扩展到玉门。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又调动十八万甲卒,在酒泉、张掖郡北部,修筑了居延、休屠塞及长城。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又将玉门的长城向西延伸到罗布泊。这样就基本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汉长城体系,即西起今敦煌市西端的湾窑墩,沿疏勒河经后坑子、玉门关、大月牙湖,由三个墩入安西(今瓜州),过西湖、望火堡、布隆吉、桥湾,穿玉门市北石河沿岸,进金塔后沿弱水北通居延、休屠塞。另一路从金塔顺黑河经高台、临泽、甘州、山丹,过永昌、民勤、凉州、古浪、永登等地,渡黄河入宁夏。

  汉长城因军事防御之需分段建造,故其制不一。大体上是先设亭障,再视地势之需而筑墙垣,故有些地方有亭障而无墙垣,时断时续,但总体上仍能连成一线,形成一个整体的军事防御报警系统。建造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起沙土夯墙,并夹杂红柳、胡杨、芦苇和罗布麻等物,以粘接固络,坚固异常。外侧取土处即成护壕,壕内平铺细沙,以检查过境者足迹,称作“天田”。内侧高峻处,燧、墩、堡、城连属相望,所谓“五里一燧,十里一墩,卅里一堡,百里一城”。烽燧有夯土板筑,芦苇、胡杨、红柳等夹砂土夯筑,夯土外包土坯构筑,土坯垒砌等多种形式,高者达10米。虽历两千多年风沙雪雨,有些地段仍坚固如磐,屹立于戈壁沙漠之中,如蛟龙蜿蜒,气势不凡。保存较好的有玉门关段、西湖段、弱水段和民勤段。沿线遗存烽燧,残垣底宽3-8米不等,高3米以上,有达10米者。遇大敌烽燧递传,日达千里而至长安。

  汉武帝元鼎六年后,西汉王朝在河西走廊设四郡,列四关,四郡为张掖、酒泉、敦煌、武威,四关则是玉门关、阳关、悬索关、肩水金关。长城不仅为古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安全保障,也成为关内外各民族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

  隋长城——横漠筑长城

  拒突厥

  隋朝在其38年的兴衰历程中,为防御北方突厥、西北吐谷浑,在今辽宁、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都修筑过长城。多是在秦汉长城的基础上修筑、加固和改造。新修的长城仅有两条,一条是隋文帝开皇五年(公元585年),由崔仲方督修的灵武朔方长城,全长约350公里。这条长城由西向东穿过今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南部,遗迹尚存。另一条是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所筑的长城,亦称通漠长城,西起今准格尔旗的十二连城,东至今清水河县境内浑河。这条长城未见地表遗存。

  隋朝也在甘肃筑过长城。据《隋书·高祖记》载,为“备胡”,防突厥、契丹、吐谷浑,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四月,“发稽胡修长城,二旬而罢”。开皇六年,“丁亥,发丁男十一万,修筑长城,二旬而罢”。开皇七年二月,“发丁男十万余修筑长城,二旬而罢”。又据《隋书·突厥列传》云:隋文帝为抵御突厥侵犯武威、天水、安定、金城、弘化(今庆阳)等地,下诏“敕缘边修保障峻长城,以备之”。《隋书·炀帝记》亦有征发丁男修筑长城的记载。隋修长城,次数虽多,征发劳力也很大,但每次仅“二旬(二十天)而罢”。所修长城大都是就原有长城加以修缮,增筑、新修的很少。较之秦汉长城,相差较远。

  明长城——长城修筑史上最为宏伟的工程之一

  明长城是明朝在北方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1.2万里,所以人们把它称之为万里长城。甘肃境内的明长城有1738.3公里,沿黄河经兰州穿城而过。兰州北长城从桑园峡经盐场堡、安宁堡、沙井驿、永登、武威、张掖、酒泉至嘉峪关终止。东边沿黄河经什川、靖远、固原、大同到达山海关。在明代,黄河南北两岸各建有一道长城,其间关、堡、镇、卫密布。东岗镇、拱心墩(今拱星墩)、沙井堡(今沙井驿)、盐场堡、金城关、安宁堡、土门墩等地名就是根据当时长城的遗迹而留存下来的。

  甘肃境内的明长城西起讨赖河谷边的第一墩,过嘉峪关,一路向东,经肃州、金塔,然后折向东南,经高台、临泽、甘州,再从山丹东南行经永昌,再折北至民勤,又折南而下经凉州区黄羊镇以东的东滩,向南穿古浪峡,越乌鞘岭,沿庄浪河,纵贯永登全境,至兰州黄河北的盐场堡。这是甘肃明长城的主线。主要修筑于嘉靖、隆庆、万历年三朝,特别是嘉靖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公元1547年-公元1548年),曾大规模修筑甘肃境内的长城。

  明长城还有两条复线:一条是兰州的“河南边墙”,分布于黄河南岸,西起临洮,经永靖、巴米山、红柳台、盐锅峡、上下诠、小茨沟等地,再过兰州市区沿黄河南岸向东,至来紫堡、青城,出榆中大狼沟至靖远。“河南边墙”是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事变”后的产物。公元1449年,明军在土木堡被蒙古军队打败,明英宗朱祁镇被俘。整个明朝北部的战略形势急转直下,全面转入守势的情况下,利用原有的秦长城残基,修筑了这段长城。另一条则是“甘肃新边”,修筑于松山战役之后的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它西接黄羊镇以东的东滩明长城主线,经古浪土门、大靖、裴家营、景泰索桥渡,长约400里。这是明代最后的大型防御工程。

  在甘肃境内,嘉峪关、天下第一墩和悬臂长城是明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嘉峪关是明长城最西端的第一个关隘,始筑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是目前保存最完整、气势最雄伟的古代军事防御体系,嘉峪关城池上的三座楼宇也是长城沿线最美的建筑。其中,“天下第一关”最为著名。关城平面呈梯形,面积33500余平方米,城墙总长733米,高11.7米。城楼东、西对称,面阔三间,周围有廊,三层歇山顶高17米,气势雄伟。关城四隅有角楼,高两层,形如碉堡。登关楼远望, 塞外风光尽收眼底。嘉峪关最初只是个简陋的关城,并没有延伸到南北两山的长城。明世宗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大明王朝走上了下坡路,人们才开始修筑了嘉峪关南北两翼的长城,有了这两段长城,给河西走廊彻底上了一把大锁。

  长城第一墩,又称讨赖河墩,是嘉峪关西长城最南端的一座墩台,也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一座墩台。长城第一墩于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北距关城7.5公里,墩台矗立于讨赖河边近56米高的悬崖之上。

  金川峡长城,建造于明代,位于金昌市永昌县境内。沿金川峡水库上游西行,汉、明长城从御山峡穿越,过古金吕城所在地毛卜喇。这里的长城保存完整,形制规整,女儿墙、墩院、旗墩俱存,沿丘陵沟壑起伏,宛如一条巨龙,气势雄伟。倚水泉子堡西出绣花庙和山丹境内的长城连接,长约60公里,特别是金川西村至毛卜喇7公里的城垣尤为完好,烽燧突起,筑内外两道城,气势磅礴。

  山丹县地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古长城自汉代诞生以来便与丝绸之路相依并行,形成了独特的地理景观。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老军乡峡口村境内的峡口古城,是古代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从汉代开始在此屯兵设防,明清两代扩大防守,扼甘凉咽喉,锁金川大地,军事地理位置十分显要,是历代驻兵、屯粮、屯草、屯军马的军事基地,也是张掖市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汉、明长城遗址。站在峡口村东面的山顶上居高临下眺望,一望无际的花草滩尽收眼底,尤其是与峡口古城相连整段完整而雄伟的明长城,宛若一条蜿蜒蠕动的巨龙,呈硕长的弧形,从脚底一直延伸到渺渺茫茫的雾霭之中,大气磅礴,雄浑壮观,荡气回肠。

  在河西走廊,明长城和汉长城,时而重合,时而分离,在大漠戈壁间,纵横奔驰,留下无数传说,也留下无数遐想。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