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法治甘肃 >> 资讯动态

【e法耀陇原】|从“治理”到“智理”:酒泉古城乡的“12345”工作法

2025-08-25 09:30 来源:视听甘肃

  近年来,在酒泉市金塔县古城乡,一套名为“12345”的基层治理工作法正悄然改变着乡村的面貌。8月22日,“e法善治 网聚同心”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甘肃站活动采访团来到酒泉市金塔县,探访古城乡从“治理”到“智理”的“12345”工作法。

  “12345”工作法并非一串简单的数字,而是古城乡通过多年工作实践探索总结出的基层治理特色做法,是古城乡解码基层治理难题的“金钥匙”。工作法包括“一核”多元,即发挥党委统揽核心作用,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双化”驱动,即建立“网格化+信息化”信息采集模式,实现数据信息互通共享;“三治”,即“自治”强基、“法治”固本、“德治”润心;“四级”联动,即建立“乡-村-组-党员(群众)代表”四级主动创稳体系,综治中心统筹协调、指挥调度,村级分析研判、化解稳控,村民小组搜集上报、排查处置,党员群众代表联户包抓、结对帮扶;“五微”,即按照“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工作思路,采取“群众点单、网格接单”模式,统筹推进党建引领与基层社会治理相互促进、基层服务与网格管理深度融合。

  “12345”工作法的优势在于,创新推行“网格化+信息化”双轮驱动模式。全乡被科学划分为8个综合网格和63个精细化的微网格,并选聘了71名责任心强、熟悉情况的网格工作人员。他们常态化使用“陇情e通金塔”APP移动终端,穿梭于田间地头、农家院落,能够第一时间发现、上报并协助处置各类民生事件和问题隐患,同时动态采集更新人口、房屋等基础信息,确保了数据的鲜活准确。此外,乡里在重要路段和关键区域合理布设了100个高清监控摄像头,构成了“天眼”网络。这套“人防+技防”的体系,再综合接入“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工单、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对接”信息以及人民意见建议征集等多个渠道,最终实现了各类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与共享共用,为基层治理装上了“智慧大脑”。

  此外,保护群众平安生活是极为重要的民生工作,也是群众最基本的发展环境。古城乡始终将“平安不出事”作为首要任务,建立健全了“乡-村-组-党员(群众)代表”四级联动主动创稳工作体系。在这一体系中,乡级平安法治办公室(综治中心)负责高位统筹、协调资源和指挥调度;村级组织承担分析研判、源头化解和人员稳控的具体责任;各村民小组则前端发力,负责信息搜集上报、风险隐患排查和初步处置;广大党员和群众代表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开展联户包抓、结对帮扶,筑起了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这套纵向到底、层层负责的体系,确保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构建起平安共创、和谐共享的牢固格局。

  酒泉市金塔县古城乡的“12345”工作法,融合了党建引领、科技赋能、多元共治与精细服务的系统性实践,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西北乡村的生动诠释,是立足乡情实际、积极探索创新的成果。古城乡通过这一工作法,逐步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确保乡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为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地方实践样本。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