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法治甘肃 >> 资讯动态

【e法耀陇原】张掖高台:“四级七天”化纠纷 基层治理有温度

2025-08-24 06:51 来源:新甘肃

  新甘肃客户端记者 杨红丽

  从网格员“首调”促和解,到村调委会劝调促早解,到乡镇综治中心联调促和解,再到乡镇党委政府统调促化解。每一级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逐步深入化解矛盾。近年来,张掖市高台县探索推行“四级七天”调解法,让基层成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主阵地”,推动矛盾纠纷分级调处,在7天内高效化解、限时办结,让基层治理高效又有温度。

  高台县骆驼城镇综治中心。

  日前,高台县骆驼城镇梧桐村村民宋某引渠水灌溉玉米地时,因未及时清理渠内杂草,导致水流漫溢至邻地王某军的南瓜田,致使两亩即将丰收的南瓜遭水淹,损失惨重,双方因此发生矛盾。

  纠纷发生次日,网格员迅速介入调解,实地查看后组织双方协商,但双方因责任认定分歧,调解陷入僵局,网格员当天即上报村调委会。村调委会接报后立即组织包村领导、村干部及调解员共同调解,虽引入“用水责任共同体”概念,但宋某仍坚持“谁家水口谁负责”的观点,调解再度搁浅,村调委会及时将纠纷情况上报镇综治中心。镇综治中心了解情况后,迅速启动“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由司法所、派出所、水管所专业力量组成联合调解组,以法理为基、以乡情为桥,耐心细致地进行释法劝解,情理法交融之下,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并将案件信息按流程及时录入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持续跟进,加强后续监督管理,确保协议履行到位。

  这场可能升级的纠纷,在4天内完成三级跳化解,得益于“四级七天”调解法构建的层级明确的调解体系。从“单兵作战”到“多元共治”,高台县将零散调解资源整合成基层治理合力,让群众评事说理有地方,让矛盾疏解有渠道,通过多元化纠纷调解手段,构建协同共治机制,推动矛盾处置提速增效。

  高台县骆驼城镇“四级七天”调解法工作流程图。

  “四级七天”调解法的核心在于通过压实四级责任、明确时限要求,形成“问题发现在早、处置在小”的治理闭环。高台县骆驼城镇党委将“四级七天”工作法精炼概括为“早、熟、联、统”。

  网格员“早”发现、“早”介入。全镇87名网格员手持终端,每天穿梭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矛盾纠纷“即拍即传”;

  “熟”,指的是村调委会“熟”人头、“熟”地情。村“两委”“三官一师”齐上阵,“乡里乡亲”拉家常、讲情理;

  “联”,指的是镇综治中心“联”部门、“联”资源。“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多方力量集中“会诊”;

  “统”,指的是镇党委政府“统”调度、“统”攻坚。对重大疑难纠纷组建专班,县直部门下沉,一案一策、限时销号。  

  协同共治激发调解效能。

  “每一级都有时间表,7天内必须给群众一个交代。7天时限不是口号,是军令。”高台县骆驼城镇党委书记王吉栋说,为了保障调解工作落到实处,镇党委同步健全了“四定三包”责任制、“三四五”工作机制和督考奖惩办法,推动矛盾纠纷“日排查、周报告、月分析”,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四级七天”调解法分层过滤,既避免了推诿扯皮,又将矛盾化解责任压实到“神经末梢”。2024年以来,骆驼城镇99%的矛盾纠纷在7日内成功化解,群众满意率保持在98%以上。四级联动,跑出了纠纷调解的“加速度”。

  解忧在方寸之间,温暖在群众身边,“四级七天”调解工作法得到了干部群众广泛认可和赞誉。“如今,干部上门调解的身影多了,群众到镇里‘讨说法’的少了,既提升了干部的责任意识,也让群众感受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的治理温度,真正实现了矛盾在镇村两级化解。”王吉栋说。

  金牌调解员“龚海个人调解工作室”。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