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法治甘肃 >> 资讯动态

【e法耀陇原】|祁连山深处的80平米法庭:国徽在哪,法庭就开在哪

2025-08-23 22:26 来源:视听甘肃

  在祁连山北麓的广袤草原上,有一间不起眼的巡回办案点,它没有高耸的建筑,没有厚重的门楣,却承载着司法为民的庄严承诺。2021年6月,祁连山林区法院在山丹军马场设立了这处巡回办案点,专门解决农牧民群众因交通不便、路途遥远带来的"诉讼难"问题。

  这个设在马场派出所内的办案点,虽然只有80多平方米,却凝聚着司法创新的智慧与温度。在这里,一个审判法庭、一间调解室和一个办公室构成了完整的司法单元,配备着法官、法官助理和书记员各一名。三年来,这个小小的办案点已经受理了11起各类案件,通过就地开庭、当庭调解、当庭结案的方式,将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牧民家门口。

  祁连山地广人稀,牧民居住分散,过去群众打官司需要翻山越岭、奔波劳顿。如今,法院通过"12368"服务热线、跨域立案、网上立案等现代化手段,让司法服务触手可及。群众只需一个电话,就能享受到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通过手机操作,就能完成立案登记,极大地减轻了群众诉累。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办案点只是祁连山林区法院构建的便民诉讼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近年来,该院结合辖区地域特点,共设立了8个巡回办案点,形成了覆盖全域的司法服务网络。

  在审判机制上,法院不断创新完善巡回审判方式,通过优化诉讼程序、简化诉讼流程、就地审理等方式,提高诉讼效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巡回审判+普法"的创新模式,法官们选择失火、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等典型案件,深入案发地开展现场释法,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述生态保护的大道理。

  巡回审判工作开展以来,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升。这种改变源于司法为民理念的深入实践,源于法官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化解纠纷的执着追求。在这里,司法不是冷冰冰的条文堆砌,而是有温度的服务保障;法庭不是遥不可及的威严场所,而是贴近群众的温馨空间。

  如今,这个80多平方米的巡回办案点已经成为祁连山生态司法保护的重要载体。它见证着司法为民理念在草原深处的生动实践,诠释着"审理一案、教育一片、守护一方"的生态司法效果。在这里,国徽在哪里,法庭就开在哪里;法官走到哪里,公平正义就到哪里。在这片土地上,司法的温度与生态的厚度正在交织出一幅美丽的画卷,书写着司法为民的崭新篇章。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