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佩东:马衔山——跨越5000年的对话

刚刚听了几位老师的发言,真是眼前一亮,打开了以前我狭隘的眼界。范院长将我们熟知的敦煌文化的内容上升到哲学的层面,确实拔高了研究高度、拓宽了研究的维度。以前我们更注重敦煌文化具体内容的研究以及后来数字化的保护,没有将敦煌文化最高深的内容提炼出来,很期待范院长的研究成果。胡部长的发言,将考察的内容用诗歌、散文一样的形式表达出来,非常优美。同时也帮我们打开史前文化研究的思路,马家窑文化可以用诗歌、散文、游记等方式去传播。在今天,我们其实更要注重文化的传播,让圈内的文化变成圈外众人更为熟知的文化。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但其中最重要还是人群的迁徙或是流动,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到四五千年前,马家窑先民、齐家先民从马衔山采玉,或是人群一路向西迁徙的广阔场景。正因如此,马家窑文化从“花开洮河畔到落籽西部边疆”,拓宽了中华文明生存的广阔空间。
此外,陈老师的大作《方圆统一论》,别开生面,将传统文化元典史籍用数学的方式表达出来,打开了传统文化研究的新世界,那么我们将受到启发,是不是在物理学、化学等学科当中也存在这种“微妙”的关系。
(作者简介:董佩东,甘肃临洮马家窑文化研究院助理馆员)

- 2025-10-12胡秉俊:马衔山玉文化考察活动三问
- 2025-10-12范鹏:玉文化研究与哲学研究
- 2025-09-19叶长友:剪纸人生
- 2025-06-05张文轩《论语》百屏捐赠暨多协会创作基地在永登挂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