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协成立

揭牌仪式现场
8月29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协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举行,这是甘肃首个文博单位科协组织,标志着甘肃科技考古事业迈入多学科融合、创新驱动的新阶段。
省科协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包俊宗,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于柱共同为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协揭牌。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陈国科当选为首任主席。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期致力于文物资源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及相关综合研究。近年来,围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在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早期矿冶、周秦戎、佛教、土谷浑等考古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拥有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1个,甘肃省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1个。此外,还有5个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甘肃工作站。该所主持的悬泉置遗址、张家川马家塬战国晚期戎人墓地、四角坪遗址等8个项目获得“全国考古十大发现”殊荣。
当前,考古学的发展日益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科技深度融合的大趋势。从遗址的精细发掘、文物的无损检测、年代的精准确认,到复杂遗迹现象的数字化记录与重建、出土资料的信息提取与活化利用,以及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强力支撑。在此背景下,文博单位成立科协,既是响应国家“科技创新支撑文化强国”战略的生动实践,也是破解文物考古领域科技瓶颈的关键举措。
据悉,新成立的科协将聚焦强化科技与考古的深度融合,搭建开放共享的学术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三大重点工作。积极引入地球物理、遥感技术、分子生物学等前沿科技手段,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协同攻关,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考古科技创新平台;打造开放共享的学术交流平台,举办各类学术活动,促进知识碰撞与思想交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在田野考古、文物保护及价值阐释等领域的应用,让科技考古的成果惠及社会、服务人民。
陈国科表示,作为全国文物大省,甘肃拥有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禀赋。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协的成立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打破单打独斗的科研模式,通过跨单位、跨学科协作,努力打造一支既精通考古业务又掌握现代科技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队伍,加速科技成果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供“甘肃样本”。(记者 张云文)
- 2025-09-04定西三家协同创新基地揭牌
- 2025-08-26兰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多措并举助力科技成果转化与企业成长
- 2025-07-24打造全域科普 点亮科学梦想——甘肃现代科技馆体系赋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 2025-07-24中国科协“领航计划”扬帆酒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