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监督贯穿生态保护全过程 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

福建省厦门市筼筜湖经过系统治理,已从昔日的臭水湖蜕变为水清岸绿的生态景观。筼筜湖蝶变的背后,凝结着福建省生态治理的坚实足迹。图为筼筜湖湖景。吴贤宾 摄
八月的厦门筼筜湖,碧波荡漾。两岸绿植葱郁,市民沿着环湖步道慢跑锻炼,湖心小岛上,白鹭时而栖息觅食,时而振翅掠过水面,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筼筜湖曾因污染沦为‘臭水湖’,而如今已成为厦门的‘城市会客厅’,市民都愿意来这里走走,放松心情。”筼筜湖保护中心主任张炜鹏感慨道。
筼筜湖蝶变的背后,凝结着福建省生态治理的坚实足迹。作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的殷切嘱托,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生态保护置于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福建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扣“国之大者”,将监督贯穿生态保护全过程,护航生态高颜值与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
牢记“国之大者”,以监督护航“荒山变青山,青山生金山”
近日,踏入位于宁德市周宁县七步镇后洋村的黄振芳家庭林场,如同扎进一片绿色海洋。7300多亩山林皆被葱郁林木覆盖,置身其中,立刻被清凉的绿意温柔包裹。
“林场的树更密了,来研学的学生、写生的画家、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越来越多了。”护林宣讲员黄娟娟指着山间蜿蜒的木栈道,满满自豪地向游客讲述着“从荒山到林场”的故事。
现年97岁高龄的黄振芳依然清晰地记得,40多年前,后洋村四周都是“光头山”,地质灾害频发。1983年,黄振芳毅然带领全家贷款8万元开垦荒山植树造林,短短3年时间,造林1207亩,成为周宁县有名的“造林大王”。为了克服造林收益周期长的不足,他又套种了马铃薯、魔芋等作物,既增加收入、提高效益,又有效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土壤环境。
1988年到1989年,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三次到这里调研,并提出了“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的绿色发展理念。
在黄振芳家庭林场的带动下,后洋村掀起造林热,越来越多村民参与其中。短短几年间,后洋村林地面积扩增到7000多亩。
如今,后洋村凭借良好生态优势和国家政策支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国省干道穿村而过,3D墙绘楼房错落有致,旅游集散中心、沿溪水榭等设施一应俱全。后洋村党支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探索推广“林养、林种、林游”融合新模式,推动牧业、花卉、林下中草药种植等产业落地。2024年,后洋村集体收入达87.39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约2.8万元。
“就是因为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理念,我们村才有了这翻天覆地的变化!”黄振芳老人乐呵呵地说。
生态环境保护是“国之大者”,也是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宁德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以铁纪守护绿水青山,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2024年以来,市纪委监委围绕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四库”联动,一体推进提质、兴业、利民目标,找准“小切口”,聚焦涉林领域营商环境建设和强化国有林场“三资”管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等监督重点,开展选题立项“打深井式”监督。截至目前,全市检查发现并推动部门整改问题153个。
周宁县纪委监委聚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实落细,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政治监督重要内容,开展涉林领域重点监督,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明确2个方面8个监督重点内容。通过联合监督、“组组”协同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等机制,织密监督网络。2024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通过数据比对、实地核查等方式,督促查改问题39个,查处涉林领域问题37起34人,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13份,推动制发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管理实施细则等制度8项,形成“监督—整改—治理”的闭环。
“我们将持续发挥监督作用,确保生态保护政策落地见效,让这片山更绿、水更清、民更富,让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该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
聚焦关键问题,以监督推动“水患之河”变“幸福之河”
木兰溪贯穿莆田市境内,这条承载着莆田人民深厚情感的河流,历史上长期水患肆虐。1999年10月,第14号强台风导致木兰溪洪水泛滥,莆田将近6万间房屋倒塌,45万亩农田被淹。对于那次台风,新度镇蒲坂村原党支部书记郑仁明记忆犹新:“有的村民无家可归,拖家带口四处投靠亲戚,农田也绝收,只能靠救济粮度日。”
1999年12月27日,木兰溪下游防洪工程正式开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的习近平同志来到木兰溪参加义务劳动,强调“使木兰溪今后变害为利、造福人民”。2003年,木兰溪“裁弯取直”工程完成,原来16公里的行洪河道裁直为8.64公里;2011年,两岸防洪堤闭合,洪水归槽,莆田市主城区对洪水不设防的历史彻底结束。
水患已定,木兰溪踏上了全流域系统治理的“征程”:全域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与水陆域关系,上游推进封山育林,划定源头自然保护区;中游实施退耕还林、退田还草,守护清水下山、净水入库;下游呵护荔枝林与生态绿心,对河口、湿地开展系统修复。
为推进木兰溪流域系统治理监督常态化,莆田市纪委监委以政治监督为牵引,通过创新“总分”监督机制,突出“总主题引领、分主题切入”,以木兰溪流域系统治理专项监督为总主题,分级分类推动开展“一县区一主题”,持续传导压力,自上而下推动市直部门、县区、乡镇全面落实流域治理职能责任。
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东甲村河道,是木兰溪的支流。一段时间以来,东甲村河道出现因养殖污染物导致的水体黑臭的问题。2024年,莆田市纪委监委将木兰溪流域治理突出问题整治列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范围。根据“监督问题库”线索,黄石镇纪委针对群众集中反映的东甲村河道水质污染问题开展监督检查。经查,东甲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某星等村干部主观上对河道水质污染问题重视不足,对“反弹复养”问题巡查、发现、制止不力,纵容、默许亲属违规恢复养殖、谋取私利,导致养殖污染物直排入水,使木兰溪流域水质受污。王某星因此受到党纪处分。
聚焦“关键问题”,靶向精准发力。莆田市纪委监委第五纪检监察室主任吴建勇告诉记者,聚焦木兰溪流域水质改善提升这个重点,该市纪委监委推动市生态环境局开展“数字木兰溪”项目建设,增加流域治理关键环节数据异常自动预警模块,建立分级预警响应处置流程,配套实施水质异常监测监管执法联动工作机制。
“今年1至7月,木兰溪流域综合水质指数(CWQI)为1.7490,同比改善了3.18%。”莆田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与海洋生态环境科负责人黄生告诉记者,在市纪委监委推动下,市生态环境局全力构建流域水质预警处理“一张网”,健全覆盖全流域的水质监测网络,精准锚定重点污染区域和主要污染源,压实属地乡镇政府污染排查溯源整治职责,有效提升水质异常溯源整治的精准性和时效性。
“如今的木兰溪水清岸绿,大家都喜欢傍晚来散步,从前的‘靠溪生存’,已经变成今天有滋有味的‘靠溪生活’了!”郑仁明说。
赋能绿色发展,以监督促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
“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是福建最花力气的建设。”多年来,福建一以贯之推进生态省建设,坚持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素质”协同共进,以约占全国3%的人口、1.3%的土地、2.9%的能耗创造了全国4.4%的经济总量。
绿水青山的恒久守护,需要在细化实化上下功夫。福建省纪委监委紧扣推动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省建设等重点,通过聚焦具体问题、全程跟踪监督,推动生态治理从“被动整改”向“主动作为”转变。该省纪委监委出台《关于分地域分领域分层级分阶段推动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暂行)》,紧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列出监督清单、建立监督台账、注重动态纠偏。例如,福建省纪委监委驻省生态环境厅纪检监察组聚焦习近平总书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重要指示,选取“入海排污口整治”为切口开展重点监督,发现涉及履职、作风、成效等方面问题4个,推动召开突出问题约谈会商会和现场推进会,针对整治中进度缓慢、排查不到位等问题,约谈地方相关部门负责人,层层传导压力,督促问题整改。
“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还需要制度保障和监督护航。福建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聚焦绿色产业培育、生态价值实现等关键环节,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让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
火热暑期,一场精酿啤酒音乐节在福州市永泰县佳信•劳德巴赫精酿啤酒小镇开演,吸引周边近3万人次观众涌入,为夏日消费注入强劲动能。
“我们的啤酒由永泰大樟溪的水酿造,这里的水清澈甘甜,富含多种矿物质,酿出的精酿啤酒,酒体醇厚、口感细腻。”谈起落户原因,佳信•劳德巴赫精酿啤酒工厂厂长邱中华坦诚,永泰的水是最大吸引力。而工厂得以顺利投入运行,也离不开“多证同发”的高效服务——啤酒小镇一次性拿到土地证、规划许可证等4本证件,实现“拿地即开工”。
近年来,永泰县纪委监委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政治监督重要抓手,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出台实施方案,把政策落地、作风建设、政务服务、生态保护、政商交往等5个方面纳入监督重点。通过全程跟进监督,既督促职能部门简化流程、提升效能,让企业少跑腿、好办事;又紧盯生态红线不松懈,确保项目建设与绿水青山和谐共生,推动生态环境与营商环境双向赋能、相得益彰。
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曾是偏远贫困、水土流失严重的高山村。而如今,军营村群山环绕,满眼皆翠,实现山上树绿、山下茶绿,生态和产业齐发展、互促进。森林加茶园,每年能固碳超过1600吨,碳票交易累计让村集体增收近10万元,绿色资源给百姓带来了真金白银。“大家尝到好生态的甜头,保护环境的自觉性越来越强,像守护自家珍宝一样呵护着每一片山林、每一寸茶园,还将生态保护的理念写入了村规民约。”军营村党支部书记高泉伟自豪地说。
“我们精准聚焦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保护、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关键领域开展监督检查。”莲花镇纪委书记洪晓瑜告诉记者,该镇纪委聚焦军营村生态富民实践,监督检查生态补偿、产业扶持、旅游开发等政策落实情况,推动当地在发展茶叶种植、民宿旅游等产业中坚守生态底线,让村民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通过“卖生态”增收致富。
从闽江之畔到武夷山下,从鹭岛之滨到汀江两岸,福建纪检监察机关以监督守护绿水青山“纯度”,激发绿色发展“热度”,推动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
“面向未来,福建纪检监察机关将继续坚守生态保护的政治责任,以更精准、更有力、更有效的监督,护航八闽大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福建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记者 李云舒 自福建报道)
- 2025-08-12严惩“蝇贪蚁腐” 守护民生福祉 ——甘肃着力纠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 2025-08-12练好“得下之情”基本功
- 2025-08-12古浪:扎紧医保“钱袋子”守好群众“救命钱”
- 2025-08-12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