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廉政频道 >> 廉政文化

与虎谋皮 | 能记住一个教训,也是不错的

2025-05-15 08:29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说古道今】

  前秦时散文家苻朗所撰《苻子》,是继《淮南子》之后又一部大型子书。原书已亡佚,现在所知的内容都是从一些古籍中搜集到的。《太平御览》卷二〇八有一则寓言故事就引自《苻子》:“周人有爱裘而好珍馐,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馐。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故周人十年不制一裘,五年不具一牢。”

  这则故事是说,周国有个人喜爱穿皮衣、喜欢吃美食,他想做一件价值千金的皮衣,就和狐狸商量要剥它的皮;他想吃一顿像祭祀的羊肉一样的佳肴,就跟羊商量要割它的肉。但他的话还没说完,狐狸就一个接一个地逃到了重丘山之下,羊就前呼后拥地躲进了深林之中。所以,这个周人十年都没有做成一件皮衣,五年都没有做成一桌羊肉宴席。

  什么原因呢?周人的计谋没有得逞啊!要做上等的狐皮,去和狐狸商量剥它的皮,狐狸能同意吗?不但不会同意,而且一个个都跑进深山里藏起来了。要吃肥美的羊肉,去和羊商量割它的肉,羊能同意吗?不但不会同意,而且一个个都钻进深林中躲起来了。

  狐皮事关狐狸的“切身利益”,羊肉事关羊的“切身利益”,再好的说辞,再大的诱惑,都不会打动它们,让它们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的利益。后人遂将“狐”易为“虎”,以“与虎谋皮”为典,比喻与对方商量做伤害对方的事,自然是不会成功;多指跟坏人商量要其牺牲自己的利益,自然是枉费心机。孙中山《大亚洲主义》:“要请在亚洲的欧洲人,都是和平地退回我们的权利,那就像与虎谋皮,一定是做不到的。”

  狐狸比老虎要狡猾,所以想在狐狸身上占便宜,并不是那么容易;老虎比狐狸更强大,所以想在老虎跟前捞好处,也就更具危险性。不管是“与狐谋皮”,还是“与虎谋皮”,不是自作聪明,就是自讨没趣,最后能得到什么呢:想骗对方,结果被对方骗了;想利用对方,结果被对方利用了。能得到的只会是教训;对了,能记住一个教训,也是不错的。

  (尚之)

  【草木清芬】

  名称:远志 

  分布:陇南、天水、甘南、临夏、定西、兰州、白银、武威、张掖、陇东

  简介:远志,多年生草本。花果期5-9月。叶线形至线状披针形,花紫色。根皮药用,有益智安神、散郁化痰的功效。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