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两点一存”耀华夏】哈达铺:长征路上的“加油站” 红色精神的传承地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
9月20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特别支持,甘肃省委网信办主办的“红星照耀中国·‘两点一存’耀华夏”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来到陇南市宕昌县。
当天上午,来自中央及省市网络媒体记者、商业平台编辑走进哈达铺镇,探寻这座有着深厚红色底蕴的小镇,感受其作为长征“加油站”的独特魅力以及在新时代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长征路上的关键节点
哈达铺镇地处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交汇处,自古以来物产丰饶、商贸繁盛。
1935年9月,党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攻克天险腊子口后到达哈达铺,红军在这里得到了补充,并且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长征有了明确目的地,因此哈达铺被称为红军长征途中的“加油站”。
在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一张张泛黄的文件、一件件珍贵的实物,静静诉说着那个决定命运的历史时刻。
1935年9月22日下午,党中央、毛泽东在关帝庙召开了红一方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参加会议的干部人数约为194人。会上张闻天代表党中央宣布了将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定,毛泽东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动员讲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军将士的斗志。
会后,红军进行了改编,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踏上了奔赴陕北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新征程。

物资补给与精神鼓舞
哈达铺盛产当归、黄芪、大黄等名贵中药材,吸引着各地商人来此设铺经商,物资充裕,商贸活跃,物价便宜,使哈达铺成为西秦岭之川陕甘茶马古道的商贸重镇,特别是中草药贸易集散地。
红军到达哈达铺后,得到了及时的物资补给,为后续的长征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更为重要的是,哈达铺邮政代办所的报纸成为了红军决策的重要依据。
红一军团直属侦察连长梁兴初、指导员曹德连发现了邮政代办所,立即找了一批七八月份的报纸送到毛泽东、张闻天住处。
这些报纸上登载的陕北红军的消息,让中央领导同志喜出望外,毛泽东作出了到陕北去的重大决策,这一决策为红军长征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国革命开启了崭新的历史纪元。

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弘扬
如今的哈达铺镇,依然保留着浓厚的红色氛围。
哈达铺镇有一条长约千米的老街,街道两旁红军锅盔、红军点心、红军鞋等招牌随处可见,“红军”“长征”成为这条街的高频词。这里现存5处国家级文保单位和25处县级文保单位,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红军街”。
哈达铺已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广大游客重温红色历史、体验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的首选之地。
近年来,宕昌县以哈达铺为核心,联动周边6个乡镇,积极推进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擦亮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金名片”。通过红色旅游的带动,哈达铺镇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在这里实现了有机结合。
哈达铺,这座长征路上的“加油站”,不仅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更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的重要阵地。
- 2025-09-22奏响美美与共的华彩乐章——历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回顾
- 2025-09-222025相约敦煌|从“护宝”到“传扬”:敦煌研究院“典范”“高地”建设赋能敦煌文化出圈
- 2025-09-22敦煌纪行:触摸丝路文明的温度
- 2025-09-212025相约敦煌|悬泉置 人类敦煌给世界的又一文化瑰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