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相约敦煌|从“护宝”到“传扬”:敦煌研究院“典范”“高地”建设赋能敦煌文化出圈

中国甘肃网9月21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 任磊 黄宛悠 郑芸芸)在第八届敦煌文博会期间,敦煌研究院围绕“赓续莫高精神 潜心为国护宝”主题,发布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与敦煌学研究“高地”建设进展,多项成果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学术研究提供“中国方案”,彰显科技赋能文明守护的强劲力量。

在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建设上,敦煌研究院成效显著。聚焦古代壁画、石窟寺与土遗址系统性保护,该院先后承担96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攻克墓葬壁画原位保护、砂岩石窟寺防风化等技术难题,建成多场耦合环境模拟实验室、甘肃省石窟寺监测预警平台等设施,形成成套保护技术与标准体系。

截至目前,已制定27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实施近50项文物保护工程,院属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等六处石窟健康状况根本改善;发表180余篇高水平论文,获80余项技术专利,文物保护团队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其保护成果不仅覆盖国内16省(市、区)150余处遗址,更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树立“中国特色·敦煌经验”样板。

敦煌学研究“高地”建设同样成果丰硕。研究院承担近70项省部级以上课题,2024年用科技手段完成《莫高窟考古报告》第二卷,出版《敦煌佛教社会史研究》等专著150余部,发表论文近800篇;整理出版多部敦煌文献,完成莫高窟第172窟整窟复原临摹,完善敦煌学学科体系。

同时,打造全球最丰富的敦煌学信息资源保障中心,《敦煌研究》期刊成为国际敦煌学核心学术平台,已主办70余场国际学术会议,推动敦煌学国际交流。文物数字化领域,该院研发智能采集装备与软件,建成“数字敦煌·资源库”“数字藏经洞”等平台,获取8375件海外敦煌文物高清数字资源,技术推广至国内26处文化遗产,并首次走出国门承担缅甸蒲甘他冰瑜寺数字化项目。

此外,敦煌研究院通过“总量控制+线上预约+数字展示”旅游新模式,2019年以来接待全球游客2000余万人次;举办166场敦煌艺术展,构建覆盖120国的全媒体传播矩阵,推出“寻境敦煌”沉浸展等项目,让敦煌文化走向世界。同时,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引进培养硕博士及高层次人才,改善基础设施,为事业发展筑牢根基。这些成果既是敦煌研究院“守护文明”初心的延续,更是科技与创新的结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注入新活力。

- 2025-09-22敦煌纪行:触摸丝路文明的温度
- 2025-09-212025相约敦煌|悬泉置 人类敦煌给世界的又一文化瑰宝
- 2025-09-21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隆重开幕
- 2025-09-19全球最大敦煌学资源库无门槛开放 孤本秘藏数字化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