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年俗:藉口镇赶集
严鹏举
“只要去秦州区藉口镇赶集,心底就踏实;只要是去藉口镇赶集,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腊月初九日,和煦的阳光下依然有些寒意,三轮车下来的新尧村老裴扛着大包小包,走近和他聊天絮叨絮叨,他就发出这样的感慨。这座让他们感到惬意和充实的藉口集市,不仅是他们的精神支柱,而且是物质保障。
走到集上我也成为其中的一个元素。
三十年前赶集和三十年后赶集有什么不同呢?先抒发一下故地重游的感觉,写词一首,表达一下心情。
故地重游览,变化万千,不由驻足忆当年,往事仿佛在昨天,情景再现。
弹指一挥间,三十五年,同窗相遇笑开颜,感慨嗟叹泪双悬,沧海桑田。
——《浪淘沙·藉口镇》
探家之际,重温当年去藉口镇赶集的感觉和感受。
小时候对赶集充满期盼,因为大人可以从集市带来最好吃的东西。最诱人的还是冰棍,记得母亲把冰棍装在电壶胆里带回来,我们兄妹几个早早在村口——爷庙梁翘首企盼,对远远走过来的每一位赶集人都要猜一下,对走近者还要问一下,有些大人故意说没见到你妈,有的说没看到她给你们买什么东西啊!我们几个孩子的心啊,拔凉拔凉的。终于,母亲瘦小的身影出现在人群中,我们兄妹一路飞奔,径直奔向母亲。母亲从电壶胆里倒出冰棍给我们吃,有时候都融化了,干脆回家找一个碗,倒在里面喝,太棒了,甜甜的、凉凉的,简直是人间美味,那味道至今不能忘怀。冬天,父母赶集就给我们带来街上好吃的火烧、油饼、麻花,有时候还带水果、柿子、糖果之类的。总之,藉口镇逢集充满诱惑,太令人向往了。当初我想,长大后一定要亲自前往,一饱眼福。
藉口镇位于天水市秦州区西部,南北藉河交会处,高速公路、国道从辖区穿越而过,东靠太京镇,南连牡丹镇、秦岭镇,西接关子镇,北邻麦积区新阳镇凤凰山,地势东低西高,平均海拔1545米。
藉口镇文化底蕴深厚,自古商贾往来,经济发达,集市繁荣昌盛。庄稼人就喜欢逢集到街上溜达溜达转几圈,有些人没事干吃一碗凉粉,喝一瓶汽水也喜欢去浪。有些人赶集纯粹是走亲戚,会会老朋友,聊聊天,老朋友见面,有拉不完的家常说不完的话。能有几个藉口镇上的亲戚也是很荣幸的。
在藉口镇上赶集,往往街上人群熙熙攘攘、人头攒动。被来来回回的人挤着碰着,早都习以为常,腊月人多的时候,街上人挤人、人挨着人的现象很普遍。后退是不可能的,背后早有人将你推进人流之中,在形形色色的小摊中间穿来穿去。
跟着人群逛上一段,集上的商品虽然杂七杂八什么都有,却不乱分寸。卖花盆罐子的决不会往衣料摊子里凑,卖衣帽的也决不会钻到风味小吃里面吆喝。分门别类,划行归市这个现代化的市场要素,却在这么一个古老亦现代的交易平台上被体现着。
终于,我找到一处卖干果的小摊站住。透亮的大松子、大颗粒麻子、深黄色的杏干、浅红色的红枣、金黄的沙枣、板栗、黑瓜子、白瓜子堆起了几座小山。摊主是一个上了年纪、见证藉口历史的老太太,我接过她递过来的一把松子,放一粒入口,轻轻一咬,舌尖一卷,籽仁跳将出来,轻轻一嚼,满口溢香。
“多少钱一斤?”我指着松子问。老太太撮箕往松子堆里一插,伸出两只手十指一交叉:“十块。”一个开朗的笑容从她一颗金色的门牙上跳了出来,照花人的眼睛。兜着买好的松子和麻子,边逛边吃,瞧瞧铁炉坡人打制的劳动工具,摸摸吴家崖大妈手工拉制的鞋垫,看看缑家庄老同学杂货店,此时我也成为集市上的一个元素。有一种冲动,脖子上挂好相机,也大声吆喝一回:“来来来,照相了,照一张五块钱了!”
集市是一座淘不尽的金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于是没钱花了去集市,没衣服穿了还要去集市。除了农田,集市便是藉口人的第二生命。
藉口人的集市意识无人教授,而是来自亲身的感受。据说,西部农村人赶集故事是:婴儿出生没有几天,只要产妇能下床,就一定要去集市赶一个集逛逛。至于一两岁或几岁大的孩子被大人带到集上,更是寻常之事,藉口人更是不例外。从小置身集市,吸吮着集市的气息,有意无意之中,又培养出一批“逢集赶集接班人”。因此只要去赶集,就能赚几个钱;只要去集上,心底就踏实;只要去跟集,一切都不愁了。
藉口的集市上,一排手工艺品中间,一位农村妇女的小摊吸引了我。摊上整齐码放着编好的丝网花和十字绣,还有北山南灵村人做的老布鞋。好友康石告诉我,现在农村生活的变化也十分的大。冬天,农民也不像以前那样窝冬了,打工回来后在城里买些丝网花线和十字绣的材料,邻里之间,或五人或十人组成一个生产小组,一边“生产”,一边聊聊市场的行情、国家的政策,等到开春,再把产品拿去市场上卖,一束丝网花、一双花鞋垫、一双老布鞋好的也能挣上几十元钱呢。
除此之外,造型独特的盆景也跃然藉口街面,近年来许多藉口老乡热衷盆景,有不远几十公里翻山涉水寻找心仪的盆景作品造型,纯粹不是卖好价钱,也是一个爱好,摆到集市,找到一种存在感。安集村我的姑父就是一位盆景爱好者,他老人家的作品造型各异、琳琅满目、栩栩如生。集市上还有陶土花盆、木箱、镰刀、铁锨、果树修剪刀……都是农民一个冬天的生产,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商品,无声无息充实着藉口人的钱包,改善着他们的生活。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拍,耀眼的春联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预示着春节即将到来。还有土烧的花盆、采挖的盆景、时令水果、蔬菜、诱人的火烧一一摄入镜头,不知不觉已是正午时分,我和老朋友康石都已饥肠辘辘。六元钱一碗的麻辣粉让我再也挪不动脚步,我对康石说:“怪不得,咱农村人赶集都喜欢吃这个,味道确实很棒啊!就这了,再来上一碗。”人们的口味变了,观念不变怎么行呢。
藉口镇文化底蕴深厚,著名的名胜古迹有史前黑土岭遗址、千年古驿站、飞来峰、杨家湾等齐家古文化遗址。无不见证着藉口镇千百年来奇特的历史文化特征,曾经辉煌和如今的繁华。
- 2024-02-04最忆故乡年 最念家乡味
- 2024-02-02新时代通渭宣传赋
- 2023-12-30《新年贺辞》
- 2023-12-12朔风吹过原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