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文化旅游 >> 文化时评

【好评中国】科学把握“过紧日子”的尺度分寸

2025-11-20 17:13 来源:中国甘肃网

  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实施半年多了,变化有目共睹。从各地的成效看,普遍树立起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意识,但一些地方也存在各种误区,各地各部门要提升思想认识,科学把握“过紧日子”的尺度分寸。

  在客观认识中保持优良传承。过紧日子是我们党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一脉相承,无论经济发展到哪个阶段,无论物质生活有多富足,我们始终要保持“过紧日子”的良好习惯和优良传统。对于一些地方而言,不能因为“过紧日子”而搞一刀切,不是一味削减日常开支,更不是降低干部薪酬,而是在统筹安排、精打细算、规范有序的基础上,科学开支、合理花钱,增强经费的预算管理、使用管理,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该削减的必须削减到位,从日常铺张浪费到虚浮无效的支出等,要精打细算,捂紧钱袋子。该支出的必须要如实支持,比如干部的合理收入和待遇保障等,必须要保障到位。各地要把重点放在基层机关单位在物资采购、资源节约等方面有没有将“过紧日子”的要求落实上,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保持平衡中做到科学开支。过紧日子,既要开源节流,也要学会用好每一分钱。“紧日子”紧的是公用经费、“三公”支出,要抓实公务接待、会议合并、办公用品采购,把省下来的钱和资源,转化为服务群众的“专项经费”,投入服务民生。简而言之,各地要把节省下来的钱用到民生发展上,用到促进干部动力活力上,用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业务培训、专家指导,这是必要投入。针对各领域岗位特点,一些地方采取“部门申报+组织部门审核统筹”的形式,对培训对象重复、内容同质化班次进行压减。干部合理薪酬、效能提升、风险化解、生态保护等,是该花的钱,必须要及时划拨到位,必须要足额保障到位。各地要履行监督职责,确保“该省的省到位,该花的花明白”,防止出现“一刀切”式的懒政,也防止打着“过紧日子”旗号挤占民生和基层保障经费。

  在纠偏护航中激发动力活力。过紧日子,目的是要通过养成良好的习惯激发党员干部的内生动力,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与经济发展。对此,各地在抓实过紧日子的同时,既要纠偏,也要护航,以监督树立鲜明导向,为干部划清界限,防止“过紧日子”在一些干部那里曲解变味。对浪费行为零容忍,让奢靡之风无处遁形,要为敢于负责、善于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各地要将“过紧日子”的成效,纳入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对那些精打细算、效能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表扬激励;对那些我行我素、浪费严重的,要严肃问责。各级领导干部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小节上养成习惯,把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落到实处;在大是大非上保持清醒,坚决摒弃“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各地要积极探索将厉行节约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把有限的财政资源用在抓改革、促发展、惠民生上。(张继)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