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
高速挡板上的一个葫芦,被上传网络立马引来无数人关注与“守护”,然有人用工具击落葫芦并将过程摄像发布社交平台,结果招致“万条评论”的谴责与指摘。一人所为,千夫所指,背后正是一个葫芦蕴藏的社交属性与集体的情感投射,人们将生活中的小美好与“小确幸”凝聚于此,在快节奏、压力大的现代生活况景里,集体寻觅到了一个承载美好意愿的支点,撬动与叠加的是精神共鸣与价值追求,方能传递出心心相印、不言自明、默契约定的磁吸力与共情力。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个葫芦虽小,却寄托公众的美好念想及不约而同的价值认同,在平凡的日子里让人咂摸与咀嚼出人间的温柔与社会的暖意。所见,公众要的并不是“葫芦”,而是葫芦之外的精神慰藉与集体相守。故此,击落的一个葫芦,无疑碰撞了集体情感的薄弱地带,折射缺乏敬畏之心与道德品质矮化的负面形象,这也是人人谴责的地方所在。一件小事见作风,一个葫芦何尝不是一面镜子,反射出崇尚真善美、弘扬正能量的时代精神,也窥视出个别人矮化的道德修养与敬畏感丧失的不良心理。
美好靠集体共情力“守护”,更要靠规则来“呵护”。一个葫芦被击落,公众的美好守护底线被逾越,更有违规停车在高速上的规则被践踏。所见,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逆行者”,俨然是一个违规触纪的“违法者”。谴责击落葫芦的行为,既是对集体情感与美好意愿的守护,更有对规则与规矩意识的遵循与坚守。从这点来说,守护公众心中所愿、目光所见,除了诉求于道德伦理的约束,更须立体规则鲜明标尺的戒律,形成强有力的震慑作用,才能留住公众美好愿景的符号承载。
美一旦被独占也就破坏了美,社会文明之光,需要人人添彩助力。有人说,生活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光。从一个葫芦身上,我们看到了公众的审美情趣、懂得了集体的情绪价值与精神操守,更加理解了“发现美的眼光”以及“守护美的力量”。显然,触犯规则、独占美好,是卑鄙粗鲁、令人不齿的行径,让平凡单调的生活变量一下子“归零”。故此,一个葫芦触发的回响与启示,正是你我得心向阳光、敬畏集体,用个人微光摇曳文明之光,共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世界更加美好、人间更加洋溢善意。
一个葫芦里“卖”的是集体心心相印的默契,是人间环环相扣的美好,更有社会规规矩矩的底线。敬畏集体情感、敬畏规则法度、敬畏人间愿景,才能乐观豁达、气度若定、淡然从容、文明广博,激励你我擦亮善意发现美的眼光、焕发守护美的力量,矢志不渝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凝聚强大且磅礴的正向合力。(段官敬)
- 2025-08-30别让“文明”掐灭历史的真实
- 2025-08-30从“网红馆”一票难求看科普:需架起创新通向大众的桥梁
- 2025-08-30【地评线】飞天网评:推动海关现代化建设迈新步
- 2025-08-30定西|药博盛会启新程:让中医药在传承创新中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