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飞天网评:用科技之笔,绘就农耕新图景
“三夏”时节,金黄麦浪席卷神州。北斗导航系统为播种画下厘米级精度的轨迹,5G物联平台构建起全域感知的“农田数字大脑”,无人化作业闭环贯通耕种管收全流程,千年农耕文明在智能引擎的推动下焕发新生。以智能为犁,以数据为种,科技赋能的规模化生产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与精度,为筑牢“大国粮仓”注入强劲动能。
在农机调度中抢抓有利时机。广袤田野之上,“三夏”生产的壮阔画卷在华夏大地铺陈开来。“三夏”时节,正是抢收抢种的关键时刻,农机具的高效精准调度成为保障丰收的关键引擎。为确保夏粮应收尽收、应收快收,各地积极组织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与村组、农户开展机收作业对接,确保成熟一块、收获一块、播种一块。今年“三夏”生产期间,各地积极组织各类收割机械,合理调度,倒排工期,时刻关注天气情况,确保夏粮颗粒归仓,同时保质保量完成秋播任务。各地的大型联合收割机穿梭在麦田里,收割、脱粒、装车后的小麦被一辆辆运粮车源源不断地送进当地烘干场地,进行烘干作业。各地建立完善智慧调度信息网,从气象预警,到农技人员,再到各级政府的主动协调,汇聚各方力量,确保农机具的统筹调度和抢收抢种的有效推进。
在科技赋能中激发动力活力。在“三夏”时节,除了农机具的统筹调度之外,各地充分利用科技赋能,为抢收抢种注入了动力活力。有的利用“农机管家”手机平台查看机手作业情况,机器运动轨迹、行进距离、速度等数据实时传送,隔空喊话,轻松调度农机资源。有的建立“5G+高标准农田指挥调度平台”,监测记录农田总体概况、物联设备、耕地质量、设备信息、农事运营等全域基础数据,以及土壤湿度、温度、虫情监测等整个农业生产过程的数据,农户可通过电脑端或者手机端实时掌握这些数据。有的在水资源管理上使用智能装备,引进安装水田智慧灌溉系统,实现对水层实时监测,种植户在手机上就可以操作控制进水和出水,节省人力成本,提升管理精准度。有的使用北斗导航下的播种机,精准测算每行间距,让每一株苗都“对号入座,大幅提升了作业效率,真正实现了省工、省时、省力。
在无人农机中提升经济效益。从江南水乡到北方沃野,高效、精准、无人化的智能装备悄然登场,逐步成为“三夏”战场的主力军,勾勒着农业生产的未来图景。在“5G数字化无人农场”,无人驾驶收割机划出精准轨迹,自动切割、脱粒,麦粒如流水汇入运粮车。各地以无人农机为核心,深度融合5G、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农场通过网格化部署低功耗物联网传感器,构建起覆盖全域的“神经末梢”,实时监控土壤墒情、作物长势及设备状态,这种技术新场景打通现代农业“最后一公里”,实现全程机械化、精准化、无人化闭环作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科技动力。在高标准农田里,无人巡田机自主巡田采集数据,搭载北斗导航的智能播种机精准作业。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无人农场推广示范基地自动化耕、种、管、收,精准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措施有效降低农业生产资料的浪费,大幅提升经济效益。(李萍)
- 2025-06-18【甘快说·地评线】飞天网评:让高校毕业生就业之路更坚实
- 2025-06-18【地评线】飞天网评:用试点推动专业技术人才发展全面提质增效
- 2025-06-18【地评线】飞天网评:把作风建设成效转化为民生实效
- 2025-06-18【地评线】飞天网评:深化产教融合,开启就业新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