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文化旅游 >> 文化时评

【甘快说】飞天网评:伏羲文化凝聚民族复兴伟力

2025-06-18 17:29 来源:中国甘肃网

夏至将至,羲皇故里甘肃天水再次成为全球华人目光的焦点。2025(乙巳)年公祭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即将拉开帷幕。

一年一度的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远非简单的仪式重复,它承载着伏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共同根脉的强大凝聚力,并以其历久弥新的精神内核,成为亿万中华儿女一份共同的文化邀约。

而伏羲文化所蕴含的古老智慧和创造,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深远意义。

跨越时空的认同纽带

伏羲被尊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其“一画开天,始画八卦”,奠定了中华文明特有的哲学范式;“制嫁娶,定姓氏‌”,规范了社会秩序;“结网罟、养牺牲”,则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伏羲作为从单一部族走向多部族大融合的象征和各部族团结协作的精神纽带,促进了各部族的融合,极大地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而伏羲文化所折射出的“团结统一、民族认同、民族融合、兼容并蓄”思想,也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奠定了早期基础,成为维系和凝聚全球华人民族认同与文化归属的坚实基石。

凝聚共识的文化实践

天水祭祀伏羲的传统源远流长,史料记载可追溯至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是时于三阳寨娲牛堡(今卦台山)创建伏羲庙,并开启有一定规模的祭祀活动。2006年,“太昊伏羲祭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公祭方面,天水市委、市政府于1988年决定恢复政府举办公祭伏羲活动。2005年,公祭伏羲大典升格为甘肃省人民政府主持祭祀;2013年,公祭伏羲大典由国务院华侨事务办公室、港澳事务办公室、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国华侨联合会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伏羲祭典从古老的民间祭祀到高规格文化盛典,不仅见证了伏羲文化的薪火相传,更折射出其凝聚共识、促进团结的时代意义。它所唤起的情感共鸣,源自对共同始祖的追忆和对统一融合历史的认同,也构成了伏羲文化作为精神纽带的稳固性与持久性。

烛照时代的精神动能

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中,伏羲文化所倡导的创新、进取、团结与包容精神,对于激励我们在科技创新上勇攀高峰,在文化建设上繁荣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攻坚克难,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都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传承和发展伏羲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我们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更为坚实的精神支撑。这也是我们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应有之义。

面向未来,我们当进一步挖掘伏羲文化的时代价值,让祖先的智慧和创造永励后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汇聚起更加磅礴的文化力量。(刘可)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