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文化旅游 >> 文化时评

以文化传承 筑牢乡村振兴之魂

2025-06-13 16:08 来源:中国甘肃网

  乡村,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是中华文化的根基所在。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文化传承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为乡村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滋养。

  乡村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民俗风情。古老的农耕文化,教导人们敬畏自然、顺应天时,勤劳耕耘;传统的乡村礼仪,维系着乡村社会的和谐秩序,传递着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美好品德;各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如庙会、社火、戏曲等,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增强了乡村的凝聚力和认同感。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乡村的独特魅力所在,也是乡村振兴的精神财富。

  传承乡村文化,能够增强乡村文化自信。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面临着诸多挑战,一些年轻人离开乡村,乡村文化出现断层。然而,当我们重新审视乡村文化的价值,深入挖掘和传承乡村文化时,会发现它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通过开展乡村文化活动,如举办乡村文化节、民俗展览等,让村民更加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感受到乡村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将转化为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让他们积极投身于乡村建设,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

  乡村文化传承与乡村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一方面,丰富的乡村文化资源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提供了广阔空间。以乡村旅游为例,许多乡村依托独特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开发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游客在欣赏乡村美景的同时,还能体验乡村文化,品尝乡村美食,购买特色农产品,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乡村经济的发展也为文化传承提供了物质保障。有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乡村可以修缮文化古迹、建设文化场馆、培养文化传承人,让乡村文化得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以文化传承筑牢乡村振兴之魂,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大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制定相关政策,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遗产;学校要加强乡村文化教育,将乡村文化纳入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对乡村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社会组织和企业可以积极参与乡村文化建设,通过投资、捐赠等方式,支持乡村文化项目的开展;村民作为乡村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更要增强文化保护意识,积极参与乡村文化活动,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让我们珍视乡村文化这一瑰宝,用心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让乡村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让乡村成为人们向往的精神家园。(余琴)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