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三农频道 >> 乡村振兴

成县:野菊花铺出致富路

25-11-05 17:28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余守萱

成县抛沙镇东罗村野菊花开满山坡 席晶/摄

  深秋时节,成县抛沙镇东罗村田野里的野菊花盛开烂漫。循着清雅的菊香,走进野菊花种植基地,昔日连片的撂荒地,已化身为层层叠叠的“金黄田”。田地里,菊花采摘机飞速运转,村民们来回忙碌穿梭,田野里一片欢声笑语,一派田园丰收的景象。

  “我年龄大了,还有孙子在家里上学,出门打工也不现实。我们村发展野菊花种植产业,农闲的时候在基地翻翻土、除除草、摘菊花,一天也能挣80多块钱,增加了不少收入。”东罗村村民陈俊杰说。

  这片“金黄田”的美丽蜕变,是东罗村今年深入落实人居环境大整治、乱占耕地大清理、农村公路大养护“三大行动”的具体举措。面对土地闲置困境,东罗村党支部主动担当,将盘活闲置撂荒地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群众增收的突破口,通过深入调研,创新推行“村集体牵头+合作社运作”模式,集中流转200余亩撂荒地,引进适应本地种植的中药材野菊花,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群众抢抓时机采收野菊花 席晶/摄

  “通过流转闲置土地、荒山荒坡,发展野菊花种植产业,不仅带动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同时为有意愿的种植户提供免费的技术培训服务,群众看到了效益,种植积极性很高。”东罗村党支部副书记朱会平谈起野菊花种植信心满满。

  在产业发展的全过程,东罗村通过“统一规划、统一管护、统一收购”的标准化管理,确保了野菊花的品质与效益。特别是在日常管护中,党支部定期组织人员开展除草、打顶等精细化作业,确保菊花健壮生长。通过精准对接市场、发展“订单农业”,有效化解了产销风险,保障了群众收益。

  野菊花对土地条件要求不高,东罗村积极利用荒山、荒坡种植野菊花,让昔日的撂荒地真正变成了促增收的“金黄田”。据测算,今年野菊花亩均收益达1500元,预计总产值突破30万元,有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直接带动了参与农户的稳定增收。同时,村上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规模发展,打造“种产销”一体化产业链条,并联合合作社开展野菊花育、耕、种、收、烘、储等全程服务,实现农民增收和产业升级。

  野菊花种植产业只是抛沙镇发展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镇立足丘陵山区丰富的生态资源,积极探索中药材产业发展路径,通过“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大力发展野菊花、桔梗等中药材种植1200多亩,并延伸产业链条,建起了中药材加工车间,形成从育苗、种植、管理到收购、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模式,带动农户稳定增收。

  通讯员 刘建军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民乐:建好“高产田”夯实“粮袋子” 民乐:建好“高产田”夯实“粮袋子”
  • 漳县:秋菊“燃”金秋 文旅热度再升级 漳县:秋菊“燃”金秋 文旅热度再升级
  • 【小陇画报·429期】永靖秋韵:黄河之畔的诗意画卷 【小陇画报·429期】永靖秋韵:黄河之畔的诗意画卷
  • 兰州城关交警进校园 沉浸式宣教筑牢安全防线 兰州城关交警进校园 沉浸式宣教筑牢安全防线
  • 陇拍客丨民乐:水库秋色惹人醉 陇拍客丨民乐:水库秋色惹人醉
  • 陇拍客丨临泽小城秋景入画 陇拍客丨临泽小城秋景入画
  • 图解|胡昌升:以深厚为民情怀扶孤助残济困 让爱心事业在陇原大地生生不息 图解|胡昌升:以深厚为民情怀扶孤助残济困 让爱心事业在陇原大地生生不息
  • 公发筑路 畅行陇原·礼遇榜样|李志虎:戈壁踏热浪冬奥献匠心 12载青春筑路收获满满 公发筑路 畅行陇原·礼遇榜样|李志虎:戈壁踏热浪冬奥献匠心 12载青春筑路收获满满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决胜收官“十四五”】甘肃慈善事业加
2   陇拍客丨肃北:深秋盐池湾 鸟舞湿地生
3   【决胜收官“十四五”】甘肃织密儿童福
4   【决胜收官“十四五”】甘肃织密民生保
5   【决胜收官“十四五”】甘肃:五年来投
6   玉门:秋收落幕犁地忙 筑牢“沃土根基
7   民乐:多元产业驱动 走出富民强县特色
8   崆峒:苹果丰收采摘忙 产业兴旺促增收
9   民乐: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助力乡村振
10   漳县:“金豆豆”喜丰收助农增收
11   高台:蔬菜产业提质增效 打造乡村振兴
12   临泽:章丘大葱喜获丰收
13   武都:柿饼产业点亮乡村振兴新图景
14   【决胜收官“十四五”】甘肃构建县乡村
15   【祁连山下是我家】培黎职业学院:深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