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三农频道 >> 乡村振兴

玉门:秸秆“黄金卷”铺就乡村振兴绿色路

25-11-04 09:03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余守萱

  丰收的喜悦过后,田间遗留的秸秆曾是农民的一块“心病”,“一烧了之”或弃之不管,都会成为环境的“疮疤”。如今在玉门市下西号镇,这些“生态包袱”摇身变为养殖牛羊的“香饽饽”。

  下西号镇的广袤田野上,机声隆隆,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图景。一台台秸秆打包机往来穿梭,机械臂精准抓取田间秸秆,经过自动化处理后,一个个规整圆润的“黄金卷”从机器后端鱼贯而出,整齐排列在田地里。这种“变废为宝”的绿色作业方式,既解决了秸秆处理难题,又为当地农民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

  “以往玉米收获后秸秆处理是最让人头疼的事,现在好了,全部打捆成草墩子,一部分留下来喂牛,一部分卖给养殖大户,还能增加一笔收入。”塔尔湾村民李律说。

  今年,下西号镇玉米种植面积共2.08万亩,秋收期间,大部分农户选择机械打捆打包。机械处理玉米秸秆既降低了秋收成本,又有效解决了广大群众运输、储草和归田难的问题,同时也增加了群众收入,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秸秆资源化利用绝不仅仅局限于还田,向养殖领域的延伸为我们的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打开了新的局面。塔尔湾村合禾牧业将回收秸秆粉碎加工成优质饲料,既解决秸秆处置难题,又降低养殖成本”,下西号镇副镇长郑登科介绍道,“我们积极向村民推广打捆离田技术,让秸秆变废为宝,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让村庄更加美丽整洁。”

  近年来,下西号镇把秸秆高效利用作为推动草畜产业、消除火灾隐患、改善环境的重要举措。通过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户参与”联动机制,构建“秸秆收集-加工转化-市场销售”全链条运营模式,探索资源循环新路径。下西号镇以秸秆为纽带,全镇农户增收,农田污染减少,火灾隐患降低,绘就农民增收、环境改善、产业升级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秸秆四化’利用力度,保证10月底完成剩余秸秆收获,确保秸秆利用率达90%以上。”郑登科说。

  通讯员 石春燕 高翠霞 陈兴钰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甘快看·十四五·我们的故事】吴春刚:山乡牧歌 一个返乡青年的青春见证 【甘快看·十四五·我们的故事】吴春刚:山乡牧歌 一个返乡青年的青春见证
  • 金塔:“小田”变“良田”耕种更省力 金塔:“小田”变“良田”耕种更省力
  • “英才汇聚·志向高原”2025年西藏招才引智推介活动走进兰州大学 “英才汇聚·志向高原”2025年西藏招才引智推介活动走进兰州大学
  • 【甘快看】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丨“莫高窟”还是“漠高窟” 一分钟带你溯源它的创建 【甘快看】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丨“莫高窟”还是“漠高窟” 一分钟带你溯源它的创建
  • 【甘快看】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丨叹服!金塔寺石窟,在方寸间见证极致美学 【甘快看】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丨叹服!金塔寺石窟,在方寸间见证极致美学
  • 兰州新区这个公安政务服务大厅不一般 兰州新区这个公安政务服务大厅不一般
  • “救命粮”还是“智商税”?宠物主的两难:千元处方粮买不起 自制粮不敢喂 “救命粮”还是“智商税”?宠物主的两难:千元处方粮买不起 自制粮不敢喂
  • 代练游戏赚钱?小心诈骗! 代练游戏赚钱?小心诈骗!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国际物流集团实现跨省氧化铝物流领
2   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10项便民政策 兰州
3   周五“立冬” 陇原大地逐渐步入冬季
4   3000名青少年角逐机器人大赛 甘肃科创
5   全国中医药监督执法骨干培养项目集中实
6   从松花江到黄河 她用旋律“唱响”甘肃
7   23载环卫路 只为扮靓金城——访兰州市
8   颜值消费刮进兰州餐饮界 “漂亮饭”成
9   全省三季度金融形势分析调度会议召开
10   兰州启动2025年度“寒冬送温暖”专项救
11   甘肃省在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
12   2025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甘肃区域赛在兰
13   嘉峪关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14   兰州召开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政企
15   周五“立冬” 陇原大地逐渐步入冬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