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三农频道 >> 一县一品

漳县:科技赋能让“金疙瘩”串起富民链

25-10-17 19:42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余守萱

  金秋十月,陇原大地层林尽染,漳县13个乡镇的10万亩马铃薯种植区里,丰收的欢歌正在田野间奏响。在武阳镇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的温室大棚内,农户们正忙着采收圆润饱满的原原种,筐筐“金疙瘩”滚动出致富希望;武当乡李家河村的大田里,村民用锄头轻轻一刨,簇生的马铃薯便显露真容,表皮光滑、色泽鲜亮的薯块在阳光下泛着光泽。

  填补产业空白产量品质双提升

  “这新品种真是选对了!一窝能结六七个,又大又匀,淀粉含量比老品种高不少。”武当乡李家河村村民周双录捧着刚出土的马铃薯,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他口中的新品种,正是漳县今年重点推广的脱毒种薯。

  作为产业提质的“金钥匙”,良种推广成为漳县马铃薯丰收的关键支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定西丰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漳县分公司,已建成占地68亩的繁育基地,13座温室大棚年产原原种可观,不仅填补了漳县脱毒种薯繁育产业的空白,更让优质种薯远销青海、新疆、山东等五省区。

  “近两年,我们已引进多个优质马铃薯品种,建立新品种示范基地,良种覆盖率显著提升。”漳县农业农村局种业服务中心主任成凤霞介绍,科技育种让马铃薯亩产较往年显著提高,为丰收筑牢根基。

  政企联动铺就富民路

  在武阳镇的繁育基地,大棚管理员郭菊太正指挥农户分批采收:“10个原原种大棚已经收完两个,大田洋芋再过几天也能开挖,今年产量肯定比去年高!”这座基地不仅是种薯繁育的核心,更构建起“三赢”发展格局——村集体经济通过土地流转壮大,农户既能获得稳定分红,又能就近务工增收。

  这种成效源于漳县“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民受益”的发展模式。2025年,当地投入财政衔接资金,新建连栋温室和日光温室;企业同步配套建设网棚,流转土地打造原种种植样板田。项目投产后,原原种年产量与原种产能将大幅提升,年产值增长潜力可观。

  “我们家流转了几亩地,平时在基地打工每天有稳定收入,年底还有分红。”武阳镇村民王彦平算起收入账格外开心。在“村集体+种植大户+农户”模式带动下,漳县马铃薯种植实现“连村成片、跨乡成带”,10万亩种植区辐射带动数千农户增收。

  从田间到市场的全链条发展

  丰收的马铃薯不仅在田间地头俏销,更在加工车间里实现“身价倍增”。在漳县陇薯源食品有限公司,新鲜马铃薯经清洗、粉碎、提炼淀粉后,加工成宽粉、细粉等产品,通过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销往全国,市场反响良好。

  这种“种植+加工+销售”的全链条发展,正是漳县马铃薯产业的升级方向。依托“中国绿色名县”金字招牌,当地既培育了何家源蔬菜有限公司等全产业链企业,又通过注册地理标志商标、拓宽销售渠道,让马铃薯及其制品成为市场“香饽饽”。同时,顶膜种植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提高了产量,更通过废旧农膜回收体系建设,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通讯员 朱增银 图/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崇信:苹果迎丰收 全链赋能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崇信:苹果迎丰收 全链赋能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 非遗文化看甘肃(45)|郭百花:一根麦秆绘匠心 非遗技艺助振兴 非遗文化看甘肃(45)|郭百花:一根麦秆绘匠心 非遗技艺助振兴
  • 从“便捷”到“温馨”:门诊全流程升级,让服务更具“暖味” 从“便捷”到“温馨”:门诊全流程升级,让服务更具“暖味”
  • 甘肃省人民医院门诊升级 告别“等难跑”患者就医更顺畅 甘肃省人民医院门诊升级 告别“等难跑”患者就医更顺畅
  • 图解|胡昌升在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调研时强调了这些! 图解|胡昌升在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调研时强调了这些!
  • 图解|胡昌升在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调研时强调了这些! 图解|胡昌升在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调研时强调了这些!
  • 公发筑路 畅行陇原|戈壁生大道:G571阿若项目在风沙中镌刻“公发印记” 公发筑路 畅行陇原|戈壁生大道:G571阿若项目在风沙中镌刻“公发印记”
  • 【甘快看】甘肃平凉:小苹果撬动大产业 【甘快看】甘肃平凉:小苹果撬动大产业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西部六省(区)联合在兰开展卫生应急综
2   【决胜收官“十四五”】陇南民事直说“
3   【决胜收官“十四五”】陇南筑起防灾减
4   【决胜收官“十四五”】陇南:绿水青山
5   【决胜收官“十四五”】陇南:奋进“十
6   151万亩果园年产值260亿!静宁苹果产业
7   崇信:苹果迎丰收 全链赋能绘就乡村振
8   瓜州:“畜”势勃发 奏响乡村振兴“新
9   静宁:一颗苹果的“智慧变身”
10   疏勒长歌
11   祁连山下是我家 | 甘州:又“稻”丰收
12   厚道甘肃|新华镇:冷水鱼“跃”动致富
13   【祁连山下是我家】甘州:又“稻”丰收
14   祁连山下是我家丨民乐:滑子菇撑开乡村
15   杨君为全省残联系统干部履职能力提升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