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三农频道 >> 三农要闻

庄浪:“粉耳”喜丰收 变身“钱串串”

25-10-18 09:12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余守萱

  近日,庄浪县南坪镇食用菌产业园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粉红丰收”。一朵朵形态饱满、通体粉嫩的木耳——“粉耳”,在菇棚中竞相绽放,不仅点亮了生产基地,更映红了农户的笑脸,成为乡村振兴画卷中一抹亮丽的色彩。

  与以往人们印象中乌黑油亮的传统黑木耳不同,“粉耳”又叫“贵妃耳”,是毛木耳改良品种。其新鲜子实体通体呈粉红色,干制后转为棕红色,蛋白质含量较普通品种提升26%,多糖含量高出2至3倍,并富含抗氧化成分。这种兼具观赏性与营养价值的特色农产品,市场表现十分亮眼:鲜品每斤售价达20元,是传统木耳的2至3倍;干品价格更高,每斤能卖到80多元,较传统木耳溢价显著,高附加值特性凸显。

  “可别小看这粉色的木耳,它可是我们增收的‘宝贝’!”公司员工苏婷婷介绍,“与传统黑木耳相比,‘粉耳’优势显著,其耳片更为肥厚,质地柔软,口感鲜香清脆,深受高端市场青睐,且出菇期可持续到11月份,而普通黑木耳7月上旬就结束生产。”优质品种出菇期时间的增长,品质变好也为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回报。

  据悉,产业园已建成日产10万棒菌棒生产线1条、养菌车间4座,年生产菌棒可达1000万棒;建成木耳吊挂示范种植大棚262座,其中,粉木耳大棚40座,晾晒棚128座,实现年产值3886万元、净收益1124万元。

  随着粉色木耳逐渐被大众熟知,其市场前景愈发广阔。目前,它已走进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高端商超和餐厅,成为餐桌上的“新贵”。

  从传统黑木耳的稳产高产,到粉色贵妃耳的价值提升,庄浪县用科技和创新,将“小木耳”做成了年产值超千万的“大文章”。如今,这朵朵绽放的“致富花”,正以其独特的魅力,讲述着一个依靠科技赋能、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故事。

  通讯员 李颖琳 苏莉莉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崇信:苹果迎丰收 全链赋能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崇信:苹果迎丰收 全链赋能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 2025年全国健身气功站点联赛甘肃分站赛开幕 2025年全国健身气功站点联赛甘肃分站赛开幕
  • 非遗文化看甘肃(45)|郭百花:一根麦秆绘匠心 非遗技艺助振兴 非遗文化看甘肃(45)|郭百花:一根麦秆绘匠心 非遗技艺助振兴
  • 从“便捷”到“温馨”:门诊全流程升级,让服务更具“暖味” 从“便捷”到“温馨”:门诊全流程升级,让服务更具“暖味”
  • 甘肃省人民医院门诊升级 告别“等难跑”患者就医更顺畅 甘肃省人民医院门诊升级 告别“等难跑”患者就医更顺畅
  • 第六届应急普法知识竞赛圆满落幕 甘肃队获一等奖 第六届应急普法知识竞赛圆满落幕 甘肃队获一等奖
  • 图解|胡昌升在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调研时强调了这些! 图解|胡昌升在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调研时强调了这些!
  • 陇拍客丨民乐:滑子菇试种喜丰收 陇拍客丨民乐:滑子菇试种喜丰收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西部六省(区)卫生应急综合演练在兰州
2   甘肃省遭遇“换季式”降温 多地迎来雨
3   10月26日起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将执行冬航
4   常住人口超过10万的县域均能提供血液透
5   5分钟响应 30分钟到场 1小时内解决 兰
6   兰州市城镇新增就业6.8万人 兰州市前
7   甘肃省运动员在残奥乒乓球亚锦赛上摘金
8   【厚道甘肃 地道甘味】两千余种“甘味
9   【决胜收官“十四五” 争先进位话发展
10   第六届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总决赛在兰
11   胡昌升在省委科技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强
12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省委书记胡昌升主
13   李世勇: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以共同理想
14   永靖县大型舞台情景剧《黄河安澜》在兰
15   【甘快看】胡昌升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