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三农频道 >> 乡村振兴

崇信:“红牛”全链赋能 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

25-10-15 08:47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余守萱

  近年来,崇信县黄寨镇将特色畜牧养殖业作为产业增收的重要抓手,以标准化养殖、全链条发展激活产业活力,为“畜”力乡村振兴、铺就群众致富路注入强劲动能。

  秋风习习,走进崇信县振兴肉牛生态养殖场,现代化红牛圈舍内一派繁忙景象,一栋栋牛棚整齐排列,一头头体形壮硕的红牛在牛舍悠闲咀嚼,“哞哞哞”的叫声此起彼伏;工人们穿梭其间,投喂饲料、整理饲草、观察牛群健康,整个养殖环节高效有序,尽显现代化生态养殖的专业与规范。

  崇信县振兴肉牛生态养殖场是黄寨镇按照平凉红牛产业链式发展要求谋划实施的重点项目,由招商引进的振兴生态牧业有限公司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联合经营,计划养牛5000头,预计年收入1500万元以上,增加村集体经济80万元以上。

  崇信县振兴肉牛生态养殖场负责人秦军民说:“振兴肉牛养殖场建成牛棚21栋,饲草加工车间1座,8个青贮池,现存栏红牛2400余头。”

  养殖场负责人秦军民介绍,通过整合周边标准化养殖小区、优质饲草基地、芮和香牛肉食品精深加工厂及有机肥加工厂等资源,构建起“饲草种植—生态养殖—精深加工—粪污资源化利用”的绿色循环全产业链体系,带动了周边群众养牛1200头,让“平凉红牛”成为群众身边的“致富牛”。

  为更好地惠及周边村民,养殖场积极向当地农户收购玉米、玉米秸秆等原料,鼓励引导群众参与饲草种植,实现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双向共赢。同时,养殖场还提供了多个就业岗位,吸纳本地劳动力在家门口稳定就业。

  崇信县振兴肉牛生态养殖场工人张生成说:“在牛场上班,离家近能照顾家,每月工资3000多块,还管吃管住,条件非常好。”说起这份工作,养殖场工人张生成满脸满足。他每天负责割草包、观察牛群健康、清理粪污与草料,“这些活不重,按我这个年龄完全能干,日子过得踏实又有盼头。”

  养牛奔“钱”程,致富“牛”劲足。崇信县黄寨镇凭借红牛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链”出富民增收致富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目前全镇建成“窑洞养牛”示范点8个,新改建振兴、鼎盛等标准化养殖小区5个,打造千头牛示范村3个,全镇牛饲养量达到1.5万头。建成了熟食加工厂、肉牛分割厂、红牛体验中心、饲草加工厂4家链上企业,培育了“陇信和”牛肉、“芮和香”熟食、“陇东宝”有机肥、“黄寨塬”小杂粮特色品牌,走出了“饲草转化、肉牛养殖、牛肉加工、牛粪堆肥、绿肥育果、还田增收”六位一体生态循环发展之路。

  通讯员 文金凤 陈欣 高亮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庄浪:从万泉“超十亿元镇”看苹果产业发展 庄浪:从万泉“超十亿元镇”看苹果产业发展
  • 【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金塔沙漠胡杨林景区进入最佳观赏期 【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金塔沙漠胡杨林景区进入最佳观赏期
  • 【中央媒体看甘肃】“世界市长对话·敦煌”开幕 共话文化城市治理 【中央媒体看甘肃】“世界市长对话·敦煌”开幕 共话文化城市治理
  • 【小陇画报·417期】金塔胡杨,甘肃秋景的“天花板” 【小陇画报·417期】金塔胡杨,甘肃秋景的“天花板”
  • “数实融合”再现千年“天宫灵境” “敦煌壁画建筑装饰艺术数字化展览”在兰开展 “数实融合”再现千年“天宫灵境” “敦煌壁画建筑装饰艺术数字化展览”在兰开展
  • 崇信:全域发力建和美乡村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崇信:全域发力建和美乡村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 漳县:25万亩中药材织就富民增收新图景 漳县:25万亩中药材织就富民增收新图景
  • 高台:“小制种”产业绘就富民增收好“丰”景 高台:“小制种”产业绘就富民增收好“丰”景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教育部与甘肃省政府部省会商会议举行
2   【甘快看】甘肃临夏市八坊十三巷:文旅
3   【甘快看】椒香四溢产业兴——在临夏花
4   【甘快看】甘肃漳县:和美乡村绘新景
5   【甘快看】“古木医生”正年轻
6   【甘快看】国企改革汇聚攻坚之力 绿色
7   【甘快看】2025“世界市长对话·敦煌”|
8   【甘快看】革命老区,“振翅欲飞”!庆
9   【甘快看】甘肃:2025年电网外送电量突
10   【甘快看】全国首个绿电聚合直供数据中
11   镇原:干群同心抢“晴”摘果助力增收
12   甘肃省应急管理厅专题研究部署冬春救助
13   【决胜收官“十四五”】张掖:“十四五
14   山丹:背街小巷焕新颜 “微改造”精准
15   漳县:田间丰收忙 药材产业向“优”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