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三农频道 >> 一县一品

泾川:饲草“链”起富民产业

25-10-15 08:47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余守萱

  金秋的高平镇,田野里铺开了丰收的画卷。连片生长的饲草玉米迎风摇曳,秸秆饱满、色泽金黄,一台台青贮收割机轰鸣作响,一字排开、高效作业。它们将整株玉米“吞”入“腹中”,现场粉碎、压实、打捆,随后直接运往附近的肉牛养殖场——这不仅是机械化收割的场景,更是一条完整产业链的生动写照。

  从饲草种植到肉牛养殖,从粪污还田到品牌打造,高平镇正以“小饲草”撬动“大产业”,走出一条“链”式发展、循环农业的新路径,成为泾川县推动乡村振兴的一张亮眼名片。

  “以前种玉米,玉米棒子卖不上价,秸秆要么焚烧要么烂地里,既浪费又污染。”种植大户张科龙站在地头,笑容满面地说,“现在不一样了!镇里引进了龙头企业,跟我们签协议,种多少收多少,价格稳定,光我这50亩饲草玉米,就能多挣好几千块钱!”

  他口中的“龙头企业”,正是高平镇重点引进的一家集饲草种植、肉牛养殖、屠宰加工与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企业。该公司以“强龙头、建基地、联农户”为发展思路,积极与农户签订饲草订单,构建“企业+基地+农户”的稳定合作模式。截至目前,已带动全镇700余户农民种植饲草玉米5000多亩,收购玉米秸秆、干麦草等6000余吨,让往日被焚烧废弃的秸秆,真正变成了“黄金草”。

  企业负责人介绍,他们不仅收购农户手中的饲草,更积极探索“秸秆青贮—肉牛养殖—粪污还田—绿色种植”的循环农业新模式。通过青贮技术将秸秆转化为优质饲料,既降低养殖成本,又提升牛肉品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污经无害化处理,成为优质有机肥,反馈于果园和农田,实现“种养结合、绿色循环”,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提升。

  近年来,泾川县高平镇将肉牛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来抓,推动饲草种植规模持续扩大,越来越多农户通过参与种养业实现稳定增收。

  “下一步,我们将在扩量、提质、创牌上狠下功夫,”泾川县高平镇镇长景岩表示,“以政府引导为助力,持续扩大养殖规模,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打造具有高平特色的肉牛品牌,真正让牛产业成为镇域经济‘强引擎’、群众增收‘主渠道’。”与此同时,该镇将持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让农户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根基。

  一根小小的饲草,串联起了种、养、加、销各个环节,联通了农户、企业和市场,也“链”动了高平镇产业振兴的希望与未来。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一条以生态循环为底色、以富民强镇为目标的产业链正不断延伸,书写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篇章。

  通讯员 吕金龙 王静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庄浪:从万泉“超十亿元镇”看苹果产业发展 庄浪:从万泉“超十亿元镇”看苹果产业发展
  • 【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金塔沙漠胡杨林景区进入最佳观赏期 【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金塔沙漠胡杨林景区进入最佳观赏期
  • 【中央媒体看甘肃】“世界市长对话·敦煌”开幕 共话文化城市治理 【中央媒体看甘肃】“世界市长对话·敦煌”开幕 共话文化城市治理
  • 【小陇画报·417期】金塔胡杨,甘肃秋景的“天花板” 【小陇画报·417期】金塔胡杨,甘肃秋景的“天花板”
  • “数实融合”再现千年“天宫灵境” “敦煌壁画建筑装饰艺术数字化展览”在兰开展 “数实融合”再现千年“天宫灵境” “敦煌壁画建筑装饰艺术数字化展览”在兰开展
  • 崇信:全域发力建和美乡村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崇信:全域发力建和美乡村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 漳县:25万亩中药材织就富民增收新图景 漳县:25万亩中药材织就富民增收新图景
  • 高台:“小制种”产业绘就富民增收好“丰”景 高台:“小制种”产业绘就富民增收好“丰”景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教育部与甘肃省政府部省会商会议举行
2   【甘快看】甘肃临夏市八坊十三巷:文旅
3   【甘快看】椒香四溢产业兴——在临夏花
4   【甘快看】甘肃漳县:和美乡村绘新景
5   【甘快看】“古木医生”正年轻
6   【甘快看】国企改革汇聚攻坚之力 绿色
7   【甘快看】2025“世界市长对话·敦煌”|
8   【甘快看】革命老区,“振翅欲飞”!庆
9   【甘快看】甘肃:2025年电网外送电量突
10   【甘快看】全国首个绿电聚合直供数据中
11   镇原:干群同心抢“晴”摘果助力增收
12   甘肃省应急管理厅专题研究部署冬春救助
13   【决胜收官“十四五”】张掖:“十四五
14   山丹:背街小巷焕新颜 “微改造”精准
15   漳县:田间丰收忙 药材产业向“优”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