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三农频道 >> 三农讲堂

庄浪:做强牛“链”奔富路

25-09-22 17:40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余守萱

  走进庄浪县赵墩乡源旺银养殖责任有限公司,“哞哞”声此起彼伏,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肉牛正在宽敞整齐的牛舍里悠闲地咀嚼着草料,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今年以来,赵墩乡借力全县牛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机遇,依托当地自然环境和资源优势在养殖业上做文章,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紧紧抓住“牛”鼻子,大力发展“牛”经济,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过上“牛”日子。

  陈飞是大庄村的养牛能手,也是村里最早从事养牛产业的农户之一。以前用土办法养牛,如今靠科学养牛走上了致富路。“目前公司存栏500多头牛,通过不断扩大规模、技术培训和品种优化,我们积极探索科学养殖新路径。同时带动周边群众规模种植饲草玉米,我自己也承包了1000多亩,与更多养牛大户一起增收。”庄浪县赵墩乡源旺银养殖责任有限公司负责人陈飞介绍。

  致富不忘众乡邻。陈飞毫不吝啬的将学到的养牛经验传授给村民,并带领大伙儿探索绿色循环养殖模式,有效降低养殖成本。“在牛场干活一年,能挣5万元,并且离家近,能种上家里的地,我特别满意。”庄浪县赵墩乡大庄村村民王红意说。

  一座座养殖大棚地兴起,彰显着乡村振兴的魅力。随着像陈飞一样的养殖户越来越多,村民们依靠养牛过上了“牛日子”,“犇”向致富路。

  为全面服务养殖户,赵墩乡坚持“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理念,大力推广“小群体、大规模、跨区域”标准化养殖模式,贯彻“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综合利用”思路,积极推动整村整社和散养户“出院入区”。目前,全乡已建成占地100亩的平凉红牛养殖小区,包括标准化牛舍15栋共13500平方米,配套20000立方米青贮池、2200平方米草料棚和2000立方米贮粪台,现存栏平凉红牛、西门塔尔等肉牛400头,现代化、标准化养殖格局正在快速形成。

  “近年来,赵墩乡将肉牛养殖作为促农增收的首位产业,推行‘政府扶持、龙头引领、专合带动、农户参与、规模养殖’的发展机制。全乡现有养牛户1075户,建成规模化养牛场5个,牛饲养量达7591头,年出栏3461头,创收2000万元。同时,引导种养大户种植饲草玉米10419亩,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庄浪县赵墩乡副乡长万君介绍。

  通讯员 苏志刚 图/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2025相约敦煌|“看得见的敦煌”文化项目正式启动 2025相约敦煌|“看得见的敦煌”文化项目正式启动
  • “雪域精灵”聚会祁连山 红外相机定格8只藏雪鸡同框 “雪域精灵”聚会祁连山 红外相机定格8只藏雪鸡同框
  • 兰州市七里河区农民丰收节活动丰富多样 兰州市七里河区农民丰收节活动丰富多样
  • 明起 G3011柳格高速公路当金山隧道施工改造 隧道内半幅通行 明起 G3011柳格高速公路当金山隧道施工改造 隧道内半幅通行
  • 张掖百万亩制种玉米喜开今秋“第一镰” 张掖百万亩制种玉米喜开今秋“第一镰”
  • 2025相约敦煌|“95后”女孩以刀为笔 锲金画刻出敦煌之美 2025相约敦煌|“95后”女孩以刀为笔 锲金画刻出敦煌之美
  • 2025相约敦煌|从“护宝”到“传扬”:敦煌研究院“典范”“高地”建设赋能敦煌文化出圈 2025相约敦煌|从“护宝”到“传扬”:敦煌研究院“典范”“高地”建设赋能敦煌文化出圈
  • 2025相约敦煌|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展区呈现多元文化盛宴 2025相约敦煌|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展区呈现多元文化盛宴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泾川:千亩白菜“绿”满田 丰产增收“
2   漳县:万亩中药材成富民强镇“新引擎”
3   民乐:沃野奏响富民曲 特色产业撑起增
4   临泽:秋黄染透五谷丰 遍地金黄喜归仓
5   灵台:多元产业协同发力 激活村集体经
6   玉门:籽用葫芦迎丰收 化身致富“金葫
7   静宁:早熟苹果抢“鲜”上市 果香飘溢
8   玉门:“真金白银”助力企业科技创新
9   临泽:千亩谷子喜丰收 遍地“黄金”收
10   成县:强工业激活县域经济新动能
11   灵台:苹果“炼金记”
12   飞跃雄关 智筑空港——科技创新为嘉峪
13   金塔:“亮剑”破梗阻 “红本”暖民心
14   2025相约敦煌|“看得见的敦煌”文化项
15   “雪域精灵”聚会祁连山 红外相机定格8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