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三农频道 >> 一县一品

漳县:东西协作结硕果 乡村振兴启新程

25-09-22 17:41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余守萱

漳县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

  从传统农耕的“看天吃饭”到设施农业的“科技增收”,从村民收入微薄到家门口稳定就业,漳县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的崛起,是东西协作的生动实践,更是乡村振兴战略在县域落地的鲜活样本。2021年,在全国妇联牵线搭桥与东西协作资金加持下,漳县与寿光市瀚兴蔬菜专业合作社携手,共同搭建起这座集生产、培训、研发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平台,以“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为纽带,让昔日的“粮田”变身“富民田”。

  如今踏入产业园,连片的种植大棚里满是生机,翠绿的黄瓜挂满藤蔓,鲜红的圣女果点缀枝叶,工人们熟练地采摘、分拣、装箱,当天的新鲜蔬菜便能通过冷链物流直达兰州、天水等城市的商超。很难想象,这里曾是村民依赖传统种植、收入徘徊不前的土地。产业园落地后,变化立竿见影——13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240户家庭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稳定收益,曾经的“庄稼汉”变身“产业工人”,生活品质迎来质的飞跃。

 产业园种植的西瓜

  “一天100元,一年能挣3万多,还能照顾家里的孩子,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在大棚里忙碌的陈青梅,如今已是产业园的“大棚长”。三年前,她还是一名普通杂工,如今不仅掌握了蔬菜种植技术,家里两亩多地的流转费每年还能多增收2000余元。像陈青梅这样的受益者,在产业园还有很多,他们的故事,正是产业园“联农带农富农”理念的真实写照。

  漳县本就坐拥气候温润、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的天然优势,却因缺乏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长期未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为破解这一难题,全国妇联精准帮扶,从资金协调到用地保障,从破解融资难题到引入“寿光模式”,全方位为产业园保驾护航。而来自寿光的“技术援军”,则成为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

  “刚来时,农户连基本的土壤改良都不懂,更别说病虫害防治了。”寿光技术员陈波回忆道。针对当地技术短板,他和团队量身定制培训方案:从土壤检测改良入手,结合漳县气候引进寿光高产蔬菜品种,再通过“手把手教学”,让农户掌握育苗、栽培、病虫害防治的全套标准化技术。不仅如此,产业园还推行“请进来教、走出去学”的培训模式,让更多村民成为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人”。包米换就是其中的佼佼者,2024年他在产业园承包大棚种植草莓,在寿光技术指导下,首年便实现10万元纯收入,成功开启“致富路”。

产业园种植的圣女果

  谈及产业园的发展,绕不开“蔬菜大王”刘玉江的名字。这位来自山东寿光的企业家,在当地拥有3000亩现代化蔬菜基地,产品曾直供北京冬奥会和粤港澳大湾区。2020年,他随全国妇联考察漳县时,看到当地菜农守着低产品种增收困难,当即决定参与帮扶。三年前,他带着“寿光模式”扎根漳县,注册成立漳水润农农业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产前供种苗、产中教技术、产后帮销售”的全链条服务,辐射带动漳县、临洮200余户农户从事高端蔬菜种植,每天提供180余个长期岗位,让每户每年平均增收3万余元。

  据悉,产业园聚焦蔬菜集约化、高效化种植,以黄瓜、西红柿、彩椒为核心主栽品种,形成了从优质种苗培育到蔬菜量产的完整产业链。目前,园区蔬菜年产能达9500吨,年培育优质种苗1100万株,凭借过硬品质,产出蔬菜畅销周边各大市场,带动年产值实现3400万元,纯利润达1240万元。在带动乡村发展方面,园区不仅通过土地流转为农户带来每年70万元的稳定收益,更直接推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增加153万元,实现了产业效益与乡村振兴的双向赋能。

  如今,产业园的发展脚步愈发稳健。2025年,产业园与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华南研发中心达成深度合作,聚焦西红柿、陇椒、架豆、黄瓜等品种开展育种攻关,推动“漳县种苗”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总投资近1800万元的提升项目也已启动,700多亩的园区将在今年10月底完成升级,届时将成为集“生产、观光、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样板。

  从“引进来”的“寿光模式”,到“本土化”的“漳县实践”,漳县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不仅让土地焕发新活力,更让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未来,这座充满科技感的产业园,将继续以产业为基、以科技为翼,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续写更多“富民故事”。

  通讯员 汪泽福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2025相约敦煌|“看得见的敦煌”文化项目正式启动 2025相约敦煌|“看得见的敦煌”文化项目正式启动
  • “雪域精灵”聚会祁连山 红外相机定格8只藏雪鸡同框 “雪域精灵”聚会祁连山 红外相机定格8只藏雪鸡同框
  • 兰州市七里河区农民丰收节活动丰富多样 兰州市七里河区农民丰收节活动丰富多样
  • 明起 G3011柳格高速公路当金山隧道施工改造 隧道内半幅通行 明起 G3011柳格高速公路当金山隧道施工改造 隧道内半幅通行
  • 张掖百万亩制种玉米喜开今秋“第一镰” 张掖百万亩制种玉米喜开今秋“第一镰”
  • 2025相约敦煌|“95后”女孩以刀为笔 锲金画刻出敦煌之美 2025相约敦煌|“95后”女孩以刀为笔 锲金画刻出敦煌之美
  • 2025相约敦煌|从“护宝”到“传扬”:敦煌研究院“典范”“高地”建设赋能敦煌文化出圈 2025相约敦煌|从“护宝”到“传扬”:敦煌研究院“典范”“高地”建设赋能敦煌文化出圈
  • 2025相约敦煌|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展区呈现多元文化盛宴 2025相约敦煌|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展区呈现多元文化盛宴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泾川:千亩白菜“绿”满田 丰产增收“
2   漳县:万亩中药材成富民强镇“新引擎”
3   民乐:沃野奏响富民曲 特色产业撑起增
4   临泽:秋黄染透五谷丰 遍地金黄喜归仓
5   灵台:多元产业协同发力 激活村集体经
6   玉门:籽用葫芦迎丰收 化身致富“金葫
7   静宁:早熟苹果抢“鲜”上市 果香飘溢
8   玉门:“真金白银”助力企业科技创新
9   临泽:千亩谷子喜丰收 遍地“黄金”收
10   成县:强工业激活县域经济新动能
11   灵台:苹果“炼金记”
12   飞跃雄关 智筑空港——科技创新为嘉峪
13   金塔:“亮剑”破梗阻 “红本”暖民心
14   2025相约敦煌|“看得见的敦煌”文化项
15   “雪域精灵”聚会祁连山 红外相机定格8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