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三农频道 >> 一县一品

民乐:沃野奏响富民曲 特色产业撑起增收“一片天”

25-09-22 17:42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余守萱

  金秋时节,硕果满枝。民乐县永固镇的田野间,小麦泛金、马铃薯饱满、莴笋翠绿,各类作物相继进入收获季,收割机轰鸣与农户的笑语交织,一幅“粮满仓、民增收”的丰收画卷正徐徐展开。近年来,民乐县永固镇始终将“为民办实事、助农稳增收”作为工作核心,立足当地气候与土壤禀赋,深耕小麦、马铃薯、莴笋等特色种植产业,以产业发展激活乡村振兴动能,推动农业提质、农民致富。

  “金色麦浪”筑牢增收根基

  在民乐县永固镇万亩小麦种植基地,连片的小麦褪去青衫、换上“金装”,微风拂过,金色麦浪翻滚,尽显丰收盛景。田间地头,联合收割机往来穿梭,切割、脱粒、清选一气呵成,农户们紧随其后,忙着将颗粒饱满的麦粒装运、晾晒,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为让农户种出“优质粮、致富粮”,镇里持续推广高产优质小麦品种,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手把手指导农户运用科学施肥、节水灌溉等绿色种植技术,从选种到收获全程护航。如今,小麦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户最可靠的“金色支柱”,稳稳撑起增收“基本盘”。

  “致富薯”焕新传统产业活力

  走进民乐县永固镇牛顺村马铃薯种植基地,又是另一番繁忙景象:农户们弯腰刨土,一个个表皮光滑、个头饱满的马铃薯从土里“探出头”,被快速分拣、装袋,不久便将装满货车运往市场。依托当地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的自然优势,永固镇精准布局马铃薯产业,不仅引进抗病性强、产量高的优质品种,还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扶持,鼓励农户扩大种植规模,让马铃薯这一传统作物摆脱“小散弱”困境,焕发新活力。如今,“小土豆”已成为带动农户增收的“大产业”,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翠绿莴笋”变身“绿色银行”

  在民乐县永固镇的莴笋种植片区,连片的莴笋长势喜人,翠绿的叶片层层包裹,粗壮的茎秆挺拔饱满,清新的菜香在田间弥漫。为保障莴笋品质,农户们严格遵循科学种植流程,从优选良种、合理密植,到施用有机肥、采用绿色防控技术防治病虫害,每一步都精心把控,确保产出的莴笋口感脆嫩、安全优质。销路方面,镇里主动对接周边省市超市、蔬菜批发市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田间采收—快速运输—市场销售”无缝对接,让新鲜莴笋第一时间端上消费者餐桌。如今,莴笋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让农户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通讯员 杨晓丽 图/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2025相约敦煌|“看得见的敦煌”文化项目正式启动 2025相约敦煌|“看得见的敦煌”文化项目正式启动
  • “雪域精灵”聚会祁连山 红外相机定格8只藏雪鸡同框 “雪域精灵”聚会祁连山 红外相机定格8只藏雪鸡同框
  • 兰州市七里河区农民丰收节活动丰富多样 兰州市七里河区农民丰收节活动丰富多样
  • 明起 G3011柳格高速公路当金山隧道施工改造 隧道内半幅通行 明起 G3011柳格高速公路当金山隧道施工改造 隧道内半幅通行
  • 张掖百万亩制种玉米喜开今秋“第一镰” 张掖百万亩制种玉米喜开今秋“第一镰”
  • 2025相约敦煌|“95后”女孩以刀为笔 锲金画刻出敦煌之美 2025相约敦煌|“95后”女孩以刀为笔 锲金画刻出敦煌之美
  • 2025相约敦煌|从“护宝”到“传扬”:敦煌研究院“典范”“高地”建设赋能敦煌文化出圈 2025相约敦煌|从“护宝”到“传扬”:敦煌研究院“典范”“高地”建设赋能敦煌文化出圈
  • 2025相约敦煌|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展区呈现多元文化盛宴 2025相约敦煌|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展区呈现多元文化盛宴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红星照耀中国·“两点一存”耀华夏】
2   泾川:千亩白菜“绿”满田 丰产增收“
3   漳县:万亩中药材成富民强镇“新引擎”
4   民乐:沃野奏响富民曲 特色产业撑起增
5   临泽:秋黄染透五谷丰 遍地金黄喜归仓
6   灵台:多元产业协同发力 激活村集体经
7   玉门:籽用葫芦迎丰收 化身致富“金葫
8   静宁:早熟苹果抢“鲜”上市 果香飘溢
9   玉门:“真金白银”助力企业科技创新
10   临泽:千亩谷子喜丰收 遍地“黄金”收
11   成县:强工业激活县域经济新动能
12   灵台:苹果“炼金记”
13   飞跃雄关 智筑空港——科技创新为嘉峪
14   金塔:“亮剑”破梗阻 “红本”暖民心
15   2025相约敦煌|“看得见的敦煌”文化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