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三农频道 >> 农桑论语

高台:“花田”喜事多 百亩葵花迎丰收

25-09-10 16:55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余守萱

  近日,高台县罗城镇的田野上呈现出一片金黄的海洋,760亩制种葵花迎来了丰收季。葵花田连绵成片,硕大的花盘沉甸甸地低垂着,饱满的葵花籽镶嵌其中,在秋日的暖阳下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红山村村民葛长义满脸笑容,看着自家35亩制种葵花,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今年种的葵花,长势特别好,估计亩产能有200公斤左右。要是价格理想,每亩收入能达到4500多元哩。”据了解,葵花从播种到收获,每一个环节都饱含着农户们的辛勤付出。播种时,农户们精心挑选优质种子;生长过程中,严格把控浇水、施肥时机;授粉阶段,更是通过人工细致操作,确保葵花籽饱满、产量稳定。

  这金灿灿的葵花不仅鼓了农民的钱袋子,更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色产业”。葵花采收期间,脱粒机、运输车辆在田间穿梭,周边闲散劳动力纷纷参与到收割、晾晒、装运等环节,实现家门口就业。仅侯庄村葵花种植产业,就带动周边50余名群众实现季节性就业,人均增收超5000元。

  近年来,高台县罗城镇立足本地实际,持续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将制种葵花产业作为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举措。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不仅保障了葵花的销路,还为农户提供专业的种植技术指导,让农户们放心种植。同时,通过定期举办种植技术培训,推广先进的种植理念和科学的田间管理方法,提升葵花的品质和产量。

  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展制种葵花产业,不仅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还美化了乡村环境,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赏,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制种葵花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让这小小的葵花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金种子’。”

  通讯员 濮丽君 图/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庄浪:蔬菜产业打开致富密码 庄浪:蔬菜产业打开致富密码
  • 图解|关于健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胡昌升强调了这些! 图解|关于健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胡昌升强调了这些!
  • 图解|关于健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胡昌升强调了这些! 图解|关于健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胡昌升强调了这些!
  • 兰州铁路运输两级法院发布2023-2024年行政审判白皮书 兰州铁路运输两级法院发布2023-2024年行政审判白皮书
  • 非遗文化看甘肃(40)|史婷:三尺讲台传非遗 一纸一剪寄师情 非遗文化看甘肃(40)|史婷:三尺讲台传非遗 一纸一剪寄师情
  • 【陇人相210期·教师节特刊】贺龙君:广东医生赴甘肃 亦师亦友传帮带 【陇人相210期·教师节特刊】贺龙君:广东医生赴甘肃 亦师亦友传帮带
  • 【陇人相209期·教师节特刊】“芯片”教师马牧群:以数字工匠精神点亮设计未来之光 【陇人相209期·教师节特刊】“芯片”教师马牧群:以数字工匠精神点亮设计未来之光
  • 甘肃新闻丨(牢记嘱托践行动)足迹:深情厚望系陇原 甘肃新闻丨(牢记嘱托践行动)足迹:深情厚望系陇原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静宁:科技赋能梨园丰产增收
2   漳县:小菌菇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
3   静宁刘亮:廿二载讲台路 以爱“育”见
4   庄浪:蔬菜产业打开致富密码
5   平凉崆峒:玉米大豆“同田生” 良田效
6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二厂:“以治提
7   灵台:千亩椒田红似火 乡村振兴绘新篇
8   西和:马铃薯成富民兴县“大产业”
9   华亭:玉米青贮忙 田间“绿浪”变“牛
10   民乐:“小豆”变“金豆”铺就富民路
11   崇信:早熟苹果迎丰收 甜蜜产业助振兴
12   民乐:马铃薯丰收奏响乡村振兴“薯”光
13   高台:“花田”喜事多 百亩葵花迎丰收
14   风雨中的石油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
15   胡昌升在兰州市看望慰问教师时勉励大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