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刘亮:廿二载讲台路 以爱“育”见星光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温暖生命的过程。在静宁县西岭幼儿园里,就有这样一位温暖有爱的教师——刘亮。她将爱心、耐心、细心倾注到每一个孩子身上,让孩子们在探索与欢笑中,勇敢追逐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刘亮大学所学的是政史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小学任教,这对刚毕业的她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带着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她踏上了自己的第一段任教之路。在村小的十年,刘亮从开始的懵懵懂懂到带出优异的班级成绩,她感言:“我的成长与进步,既离不开前辈同事们的帮助,也是我自己不断探索、学习和努力的结果。”
谈到乡村十年的工作经历时,刘亮直言这段工作经历对她整个的教育生涯是一个极大的提升。“刚开始工作对小学教学流程和教学思路不太熟悉,当时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那时候,我遇到了一个非常和善、团结的集体,有很多前辈手把手的教我,让我不断地进步,我很感激他们。”
在村小的十年,刘亮工作认真出色,成绩优异。2013年,她带着“人生充满无数可能”的教育信条,考入西岭幼儿园,成为一名幼教老师。
在西岭幼儿园里,刘亮经常在教育教学之余,参与园内组织的教学探讨会,和团队一起参与新舞编排。幼儿园的教学工作总是忙碌的,但她的教案却毫不敷衍,黑笔书写,红笔标注,一页一页的文字中体现着她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热爱。
“刘老师是一位非常温柔细心的老师。”静宁县西岭幼儿园副园长徐霞这样评价刘亮,作为一名转岗教师,我们能看到她身上那股强烈的责任感和学习的劲头。我觉得她的成长源于她内心深处对孩子们的爱,源于她对教育事业的敬畏与执着,也源于我们整个团队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刘老师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有爱有责任,肯学习,肯奉献,在任何岗位上都能绽放出最耀眼的光彩。

人们常说:教育,就是等一朵花开;教育,就是牵着蜗牛去散步。一次园内的观摩活动,刘亮遇到了一位主动和她聊天的孩子,小孩子童言无忌,边做手工边跟刘亮诉说着她哥哥不喜欢刘老师的原因。这次短暂的聊天一下子戳中了刘亮的内心,她开始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从此,她不仅自己注意改变教育理念,也把这种理念传递给焦虑的家长。刘亮说,要为孩子好,就要懂得孩子的成长规律,懂得拔苗助长的危害,懂得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刘亮表现出极大的温柔和耐心,她总是温声细语、一遍又一遍地跟孩子沟通。她一直强调,小孩子就是一棵幼苗,对待他们要付出很大的耐心,很多的爱心。幼教老师不仅仅承担着“保姆”的职责,更多的当好孩子的引路人,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小孩子们的情绪不稳定,但是作为幼教老师,我们的情绪首先要稳定。”刘亮分享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老师面对班里好几十个孩子的时候,真正要做到了解每个孩子内心的世界,因材施教。
师者,以德而耕,收获山河。二十二年执教期间,刘亮始终保持一种崇高的敬业精神,用心做好教育中的每一件小事。不论是十年的村小教育生涯还是目前从事的幼教工作,她始终相信:真正的“芳华”不仅仅是盛放,更是砥砺前行。
通讯员 杨红娟 文/图
相关新闻
- 2025-09-09漳县:小药材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
- 2025-09-09华亭:核桃压枝丰收景 产业赋能振兴路
- 2025-09-09玉门:番茄满田垄 映“红”乡村致富路
- 2025-09-09玉门:田间地头秋色浓 千亩葵花庆“丰收”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