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王宁:三十五年讲台坚守 爱与德照亮教育人生

走进静宁县城关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研室,王宁老师正在写教案,摊开的语文课本上,密密麻麻的批注如繁星点缀。
这是王老师执教的第三十五年,她依然准时出现在教室门口,带着温和的笑容迎接学生。自1990年踏上讲台以来,王宁老师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二十多年班主任生涯里,她的脚步总比学生早,她用爱心和责任陪伴一批又一批学生成长。
王宁老师的教学准备从不敷衍,语文书上密密麻麻的批注见证着她的用心,备课时,她不仅限于一本教案、一本教参,小到一个生字的读音,大到文章的写作背景、谋局布篇的章法,她都通过翻阅大量资料,结合学情,备注得清清楚楚。在平凡的岗位上,王老师也从未停止成长,她深知,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只做“教书匠”,更要成为“专家型教师”。教学之余,她及时吸收新的教学理念,在实践中积累、总结、反思,成了她的日常。同学们都很爱上她的课,在她的课堂上,她总是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不必担心对错,学生们畅所欲言后,她再针对大家的观点进行补充和总结。
“王老师是一位非常平易近人的老师,我们不仅喜欢上她的课,更被她的为人深深吸引。课堂上,她严谨认真、要求严格;而下课后,她却像朋友一样与我们嬉笑玩耍。这种既严厉又亲切的形象,让我们在敬畏之余,更多了一份发自内心的喜爱。”她的学生戴妍说道。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三十五年间,王宁多次在省级教育刊物发表教学论文,2003年被省教育厅评为“青年教学能手”,同年所带的新城小学五年三班获评平凉市“文明班级”;2004年获平凉市“优秀教师”称号,2014年被静宁县政府授予“教学标兵”…… 但她更珍视的,是抽屉里一沓沓学生的作文手稿——那是她带着孩子们参加“语文报杯”作文大赛的成果,2015--2019连续五年有学生获得一等奖。

近两年,头上的白发渐多,有人劝她换个压力小的岗位,王宁却笑着摆摆手,依然坚守在教学一线,承担主要课程的教学工作。这份坚持,源于她对语文教学、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三重热爱。她说:“年轻时,学生眼中的我大概总是严厉的,但岁月让人柔软,如今的我,更多是温和与从容。这35年不变的是,我始终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我的第35年开始了,我依然站在教学一线,承担主要课程。不是说有多大的干劲,只是觉得,既然还在这个位置,就要尽好自己的本分。”
王宁依旧每天提前半小时到教室,擦净黑板,摆好粉笔。“三尺讲台是阵地,更是舞台。” 她抚摸着讲台上磨得光滑的木质边缘,“这里教会孩子们知识,也该教会他们怎么做人——就像当年我的老师教我的那样。”
三十五年很长,长到足以让青丝染霜;三十五年又很短,短到她始终站在原点,用爱与德,照亮一届又一届学生成长的路。
通讯员 魏娜 甘广洲 文/图
相关新闻
- 2025-09-03静宁王引兄:扎根乡村教育 谱写无悔青春
- 2025-09-02庄浪:民生工程夯实教育之基
- 2025-07-10【重走西北角】退伍军人魏德军田野建馆成教育基地 万余藏品讲述红色文化
- 2025-07-01灵台:“山乡校车”打通乡村教育“最后一公里”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