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三农频道 >> 三农要闻

庄浪:蔬菜产业打开致富密码

25-09-10 16:55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余守萱

  “以前守着河滩地‘看天吃饭’,现在在产业园打工,一年能挣2万多,还学了种植技术,日子踏实多了!”9月的庄浪河畔,微风拂过连片的西蓝花田,南湖镇高房村村民郭根调一边熟练地分拣西蓝花,一边笑着算起“增收账”。

  “庄浪西蓝花能在江浙沪市场站稳脚跟,靠的就是过硬的品质。”浙江客商陈如营每年都会专程来这里收购西蓝花,在他看来,当地的西蓝花不仅颜色翠绿、球形紧实,口感也远超普通品种,“近期收购价稳定在3块钱左右,消费者认这个品质,我们销路也不愁。”

  这份“品质自信”,源于科学的品种选择与标准化管理。南湖镇从源头把控,精选“耐寒优秀”“绿美特”等适配本地气候的优良品种,让庄浪河畔适宜的温度、光照成为西蓝花生长的“天然优势”。数据显示,当地西蓝花亩产稳定在800公斤以上,远超传统作物收益。

  今年以来,庄浪河流域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构建的“分拣—加工—储藏—保鲜”全链条体系,解决了农产品“出山难、保鲜难”的痛点。在分拣车间内,传送带上的西蓝花经过大小分级、品质筛选后,迅速加冰包装,通过冷链物流直达全国市场,从田间到餐桌的新鲜度被牢牢锁住,也让庄浪西蓝花的品牌口碑持续升温。

  西蓝花产业的蓬勃发展,背后离不开党建力量的“穿针引线”。南湖镇将分散的资源、力量聚合成乡村振兴的“三联合力”,统筹园区内7个村级党组织与1个合作社党支部,组建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联合党委,再细分红色联盟服务队、产业发展先锋队、项目建设突击队3支党群攻坚分队,让党员干部扎根产业一线。

  “企业缺技术,我们组织农技专家上门指导;村民想就业,我们搭建岗位对接平台。”联合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党员干部带头,不仅帮企业解决了生产难题,更让村民在家门口学到了专业技能。

  自2022年起,南湖镇引入农业科技公司、合作社和种植大户,以“党支部+企业+村子”的模式,累计投资1.18亿元,建成240座日光温室、育苗棚和分拣中心,让5000亩河滩地种上高原夏菜,1.2万亩梯田变身高效农业示范基地。

  在酸菜产业发展中,“党建+村企共建”的模式同样成效显著。镇上引进甘肃汇润蔬菜公司注资200万元,整合2个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200万元,推进酸菜厂二期项目建设,实现从蔬菜清洗分拣到真空包装、智能保鲜的全自动化生产。“老城酸菜”“孙四娘”等品牌应运而生,线上依托“南湖味道”电商矩阵拓宽销路,线下与大型商超签订订单,形成“产—加—销”一体化产业链。

  如今的庄浪河流域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已成为当地村民的“增收引擎”。园区年产高原夏菜7000吨、酸菜浆水1700吨,年产值突破1800万元,直接吸纳1000多人就业,像郭根调这样的村民,一年能稳定增收2万元以上。

  不仅如此,南湖镇还探索出“种植经营+入股分红+资产盘活+土地流转+有偿服务”的多元增收模式,让16个村的村集体都尝到了产业发展的“甜头”。

  截至目前,南湖镇16个村的集体收入已达499.4万元,村均31.2万元。曾经的“空壳村”变成了“富裕村”,村民的腰包鼓了,村集体的底气足了,修路、建文化广场、改善养老设施等民生工程也一一落地。

  通讯员 石艳 方淑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庄浪:蔬菜产业打开致富密码 庄浪:蔬菜产业打开致富密码
  • 图解|关于健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胡昌升强调了这些! 图解|关于健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胡昌升强调了这些!
  • 图解|关于健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胡昌升强调了这些! 图解|关于健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胡昌升强调了这些!
  • 兰州铁路运输两级法院发布2023-2024年行政审判白皮书 兰州铁路运输两级法院发布2023-2024年行政审判白皮书
  • 非遗文化看甘肃(40)|史婷:三尺讲台传非遗 一纸一剪寄师情 非遗文化看甘肃(40)|史婷:三尺讲台传非遗 一纸一剪寄师情
  • 【陇人相210期·教师节特刊】贺龙君:广东医生赴甘肃 亦师亦友传帮带 【陇人相210期·教师节特刊】贺龙君:广东医生赴甘肃 亦师亦友传帮带
  • 【陇人相209期·教师节特刊】“芯片”教师马牧群:以数字工匠精神点亮设计未来之光 【陇人相209期·教师节特刊】“芯片”教师马牧群:以数字工匠精神点亮设计未来之光
  • 甘肃新闻丨(牢记嘱托践行动)足迹:深情厚望系陇原 甘肃新闻丨(牢记嘱托践行动)足迹:深情厚望系陇原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静宁:科技赋能梨园丰产增收
2   漳县:小菌菇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
3   静宁刘亮:廿二载讲台路 以爱“育”见
4   庄浪:蔬菜产业打开致富密码
5   平凉崆峒:玉米大豆“同田生” 良田效
6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二厂:“以治提
7   灵台:千亩椒田红似火 乡村振兴绘新篇
8   西和:马铃薯成富民兴县“大产业”
9   华亭:玉米青贮忙 田间“绿浪”变“牛
10   民乐:“小豆”变“金豆”铺就富民路
11   崇信:早熟苹果迎丰收 甜蜜产业助振兴
12   民乐:马铃薯丰收奏响乡村振兴“薯”光
13   高台:“花田”喜事多 百亩葵花迎丰收
14   风雨中的石油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
15   胡昌升在兰州市看望慰问教师时勉励大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