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三农频道 >> 三农要闻

高台:荞麦花开糜穗沉 麦后复种地生“金”

25-08-13 08:43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余守萱

  夏收过后,高台县宣化镇积极引导群众在麦茬、孜然和小制种地里复种小杂粮、葵花、饲草等作物,让“闲地”生金,“熟地”增效。

  初秋时节,走在乐二村殷建忠家的田埂上,前两天的一场透雨,让夏收后新种的荞麦像追了肥似的,愈发翠绿,没过膝盖的荞麦,花盛苗旺,蜂蝶成群,碧绿的叶片已经连成一片,将原本斑驳的土地遮盖的严严实实。

  “收完孜然种的荞麦,两茬都是节水作物。近期雨水多,苗出得全,荞麦长得好,两茬庄稼能收入3000多元。”殷建忠告诉笔者,夏收后复种一直是传统农业经久不息的耕作习惯,由于农业产业化和农作物多样化,复种曾淡出人们视线。他们村的土地都是碱潮地,近些年,经过不断摸索,村民逐步走上了以种植瓜菜制种和耐旱节本、节水增效作物为主的新型种植路。

  村民何长山坚持复种荞麦已经六七年了,他说:“小杂粮虽然产量低,但效益还可以,麦收后复种的荞麦,亩产在400斤左右,一斤荞麦面5块钱,不愁卖不掉,麦秆当饲料,荞麦皮也能卖钱。”

  和殷建忠、何长山一样,乐一村的张学尧每年都会在麦茬地里种两三亩糜子,一亩糜子能碾180斤黄米,糜草喂羊,黄米卖钱。

  近年来,人们对膳食营养的追求,使得荞麦、糜子等小杂粮价格飙升,深受城乡居民的喜爱,也燃起了宣化农民的“复种热”,小杂粮不仅丰富了市民的“面柜子”,还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这几天,宣化、朱家堡等村新种的632亩葵花叶肥苗壮,长势喜人,种植大户杨培杰正组织10多名季节工为葵花除草间苗。“上一茬种了432亩孜然,收获后复种了食用葵,希望有个好收成。”杨培杰说。

  资源再利用,也是宣化镇这几年蹚出的又一条复种路,村民在收获后的制种菜心地原有的地膜上种葵花、黄豆等作物,并且使用上一茬作物的滴灌带,使土地效益最大化,实现一田两茬,节水增效。

  近年来,宣化镇严格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扛牢粮食安全责任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民科学、合理种田,推广间作套种、复种、小杂粮、小制种等风险小效益高的节水作物品种,稳步提升土地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了“一年两茬、一田多收、稳粮增收”。目前,该镇已复种燕麦、荞麦、糜子、白菜、萝卜、小玉米等多个品种,复种面积达1.4万亩,预计可实现收入1500万元左右。

  通讯员 闫静蓉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小陇画报·399期】平凉:雨后崆峒山 云海入画来 【小陇画报·399期】平凉:雨后崆峒山 云海入画来
  • 从“孤岛”到希望:临夏公路人榆中鏖战三天三夜守护“生命通道” 从“孤岛”到希望:临夏公路人榆中鏖战三天三夜守护“生命通道”
  • 临泽:沃野跃新章 乡村绘新卷 临泽:沃野跃新章 乡村绘新卷
  • 华亭:荞麦花开染丰年 华亭:荞麦花开染丰年
  • 陇拍客丨祁连山下山丹马场上演壮阔奔马图 陇拍客丨祁连山下山丹马场上演壮阔奔马图
  • 兰州公安“鹰眼”巡航榆中山洪灾区 守护“生命通道”保畅通 兰州公安“鹰眼”巡航榆中山洪灾区 守护“生命通道”保畅通
  • 榆中山洪灾害“开路先锋”:兰州特警小分队泥裤背后是翻山探路的生死考验 榆中山洪灾害“开路先锋”:兰州特警小分队泥裤背后是翻山探路的生死考验
  • 兰州市成功入选全国学习型城市网络城市名单 兰州市成功入选全国学习型城市网络城市名单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国有企业全力以赴扩大就业供给
2   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县域经济活力迸发—
3   “文旅+”为景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添
4   兰州化物所纳米涂层在1000兆瓦调峰火电
5   上半年甘肃国际物流集团进出口总额逾12
6   兰州市积极推动医保资源配置规划新路径
7   引来洮河水 清流润万家——引洮二期庄
8   张晓强主持召开榆中县山洪灾害抢险救灾
9   上半年兰州海关签发优惠原产地证书超13
10   金昌持续筑牢祁连山生态屏障
11   任振鹤在文县舟曲县调研时强调 提高防
12   任振鹤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办公会强调
13   胡昌升主持召开省委专题会议 研究部署
14   胡昌升主持召开省委专题会议 研究部署
15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暴雨山洪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