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三农频道 >> 乡村振兴

华亭:村美民富的“振兴密码”

25-08-13 08:47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余守萱

  今年5月,华亭市安口镇朱家坡村荣获“全国文明村”称号,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摇身一变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如今的朱家坡村,一幢幢红瓦白墙的民居,充满农村生活气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蔬菜大棚,融入田园美景中,一条条平坦整洁的乡村道路通村入户,游客的欢笑声与繁花绿树交相辉映,赏景、采摘、娱乐,体验乡情野趣,品尝新甜滋味……勾勒出宜居宜游、文明和谐的新时代美丽乡村图景。环境蜕变宜居宜业

  通村道路平坦宽敞,绿化带点缀两旁,农家院落别致新颖,烟火之气馥郁浓香,整个村庄规划井然……一幅生态宜居的和美乡村图景跃然眼前。 

  朱家坡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和“卫生清洁村”为导向,以“净起来、绿起来、美起来”为目标,按照“一清二改三提升”的思路,大力推进垃圾清除、厕所改造、风貌改造提升工作,完成改厕135座,改造提升文化休闲广场1处、文化长廊1处,砂化、硬化道路830米。结合安口镇人居环境整治攻坚年行动,定期组织党员、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12名公益岗人员常态化清理整治村头巷尾、边坡沟渠“六堆”,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依托良好的生态,该村新建成农家乐、民宿、生态鱼池以及蒙古包、上山步道等乡村旅游设施,整村逐步呈现出一幅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画卷。

  特色产业富民兴村

  “形成特色致富产业,是引领群众凝心聚气,脱贫摘帽的关键。”这是2014年孔彦荣当选朱家坡村支书后为村子开出的“脱贫致富方”。

  2015年,高原夏菜种植项目落户朱家坡,村“两委”班子带领干部群众一起发展蔬菜产业。当年秋季,高原夏菜喜获丰收,菜农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2018年,村“两委”积极探索“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全力打造休闲农业型旅游发展品牌,鼓励引导群众挣“旅游钱”,吃“旅游饭”。摘草莓,采瓜果,赏民俗,品美食……一系列的特色旅游项目,让朱家坡成为远近闻名的休闲“打卡”必去之地。

  按照“一环四区”的布局,朱家坡不断完善乡村旅游设施,修建观光步道600米,开办农家乐1座,打造观光大道2公里,建成了集融合产业发展、观赏游玩、餐饮娱乐、康养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振兴及文化休闲旅游示范区,朱家坡村逐渐依靠设施蔬菜产业链走上了“致富路”。

  文旅融合释放活力

  群众的钱包鼓起来了,但精神致富同样不容忽视。

  走进朱家坡村文化长廊,新颖的形式,美丽的色彩,醒目的字语,吸引着乡亲们驻足,有了文化长廊不间断地“说话”,村子也在一点一滴中改变,邻里间更加和睦,志愿服务变被动为主动,村民建设美丽家园的热情不断高涨。

  2019年,朱家坡投资87万元,改扩建村级活动阵地,配套相关基础设施,建成村级卫生室、农家书屋、活动室,制作文化墙10面,设立村级宣传栏3个,固定标语牌6个。全村义务教育普及率,“村村通”广播入户率,“户户通”电视信号覆盖率达100%。

  借力“乡愁”文化、“农耕”文化,积极开展“我为朱家坡代言”等主题活动,成功举办6届乡村旅游果蔬采摘节、11届乡村春晚,成功打造“千人饺子宴”“篝火晚会”“旗袍秀”等特色文化名片,形成“以文聚心、以文促旅、以文兴村”的良性循环。

  文明风尚蔚然成风

  说起乡村治理,朱家坡村部陈列的一个个文明村、示范村、“最美家庭”的奖牌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朱家坡深入推行“一核三化四联”乡村治理模式,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平台,健全村民议事、办事和监事体系,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引导“五老”人员参与矛盾化解,努力把各类风险防范在先、化解在源头、消灭在萌芽。常态化开展“传承好家风家训家规”活动,宣传身边人、身边事,营造崇德向善、诚信友爱的社会新风尚,乡村治理活力不断增强。

  在朱家坡,随着“文明示范户”“最美家庭”“道德模范”“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的开展,“积分+”治理模式的推行,高额彩礼得到抵制、封建迷信得以破除,群众的思想观念在潜移默化中转变,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通过榜样的力量,提升了群众思想道德内涵,孝老敬亲、文明婚葬、爱护环境等社会新风尚蔚然成风。

  “一领四联”共享共富

  “用事实说话,让群众满意。”是朱家坡村一直以来践行的宗旨。朱家坡村积极推行“一领四联”发展模式,以党建引领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瓶颈,联村抱团、联社运营、联企共建、联户增收,形成了“强村带弱村、产业连农户、三产相融合”的发展新格局,书写了“党建红”引领“产业绿”的生动实践。

  按照“和美示范村、绿色农业园、华亭菜篮子”的目标定位,立足“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以强带弱”的原则,安口镇充分发挥朱家坡村在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中的经验和优势,打造以朱家坡为中心,马家堡、吴家堡两村为延伸的“西三村”乡村振兴示范带,通过机制共商、资源共济、设施共建、生产共促,建成了产业有实效、文化有特色、致富有门路的“三有”新村,在全镇形成“头雁领飞”带动“雁阵齐飞”的良好态势。

  从昔日贫困村到如今远近闻名的文明村,这里不仅实现了环境美、产业兴、乡风淳的蝶变,更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村民共建、文化铸魂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通讯员 贾艺超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小陇画报·399期】平凉:雨后崆峒山 云海入画来 【小陇画报·399期】平凉:雨后崆峒山 云海入画来
  • 从“孤岛”到希望:临夏公路人榆中鏖战三天三夜守护“生命通道” 从“孤岛”到希望:临夏公路人榆中鏖战三天三夜守护“生命通道”
  • 临泽:沃野跃新章 乡村绘新卷 临泽:沃野跃新章 乡村绘新卷
  • 华亭:荞麦花开染丰年 华亭:荞麦花开染丰年
  • 陇拍客丨祁连山下山丹马场上演壮阔奔马图 陇拍客丨祁连山下山丹马场上演壮阔奔马图
  • 兰州公安“鹰眼”巡航榆中山洪灾区 守护“生命通道”保畅通 兰州公安“鹰眼”巡航榆中山洪灾区 守护“生命通道”保畅通
  • 榆中山洪灾害“开路先锋”:兰州特警小分队泥裤背后是翻山探路的生死考验 榆中山洪灾害“开路先锋”:兰州特警小分队泥裤背后是翻山探路的生死考验
  • 兰州市成功入选全国学习型城市网络城市名单 兰州市成功入选全国学习型城市网络城市名单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持续做好榆中伤员康复治疗和灾区
2   1.88万酒泉学子获2025年“燕宝奖学金”
3   体育艺术类高职(专科)批(I段)录取
4   武威新能源发电量达86.15亿千瓦时
5   国家级专家服务团活动在张掖举办
6   新区40名“体验官”为营商环境“把脉问
7   甘肃省高考体育艺术类高职(专科)批(
8   甘肃省国有企业全力以赴扩大就业供给
9   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县域经济活力迸发—
10   “文旅+”为景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添
11   兰州化物所纳米涂层在1000兆瓦调峰火电
12   上半年甘肃国际物流集团进出口总额逾12
13   兰州市积极推动医保资源配置规划新路径
14   引来洮河水 清流润万家——引洮二期庄
15   张晓强主持召开榆中县山洪灾害抢险救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