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信:大力发展草畜产业 探索联农带农新机制

产业兴则乡村兴。近年来,崇信县黄花乡按照以草促畜、种养结合、草畜平衡、循环发展的思路,全面推进草畜产业提质增效,通过合作社牵头、订单加工、料肥互供的方式,带动群众深度参与产业发展,实现富民增收,让产业振兴之路越走越实。
走进黄花乡油府庄村,昔日的闲置窑洞如今成了红牛的“新家”。乡上对126孔旧窑洞进行了改造,通水、通电、通路,还配套了饲料库和粪污处理设施。目前,该基地养殖红牛210头。
光养牛还不够,关键要让农民得实惠。黄花乡推行“支部+合作社+大户+农户”的模式,合作社统一提供牛犊、技术、防疫和销售,解决了农户单打独斗的难题,政府还配套了贷款支持和奖补政策,大大降低了农户的养殖门槛和风险。
在凉水泉村的示范园,这里不仅养牛,还配套了饲料加工设备和有机肥厂。地里种的玉米秸秆加工成饲料喂牛,牛产生的粪污收集起来加工成有机肥,再还田滋养土地,形成了“草喂牛、粪变肥、肥养地”的绿色闭环。全乡依托4个养殖基地和饲草基地建起的有机肥厂,预计年产3000吨,产值150万以上。
黄花乡综合执法队队长梁建国说:“全乡养殖红牛0.8万头,培育养殖大户26户,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养殖红牛560头,种植饲草玉米6200亩,户均可增收2万元以上,村集体创收达10万元以上。”
从盘活闲置窑洞养牛到构建“草、畜、肥”循环链。崇信县黄花乡不仅让废弃资源得到利用、养殖污染有效转化,更关键的是,它实实在在地联起了农户,拓宽了增收路,让乡村产业发展的根基更稳了。
通讯员 景浩 杜丽莎
相关新闻
- 2025-08-05华亭:红牛产业奋蹄疾驰 乡村振兴“畜”势勃发
- 2025-08-05华亭:“煤都”绿色蝶变 产业转型向新
- 2025-08-05玉门:葵花向阳铺就致富路
- 2025-08-05灵台:优环境 兴产业 和美乡村展新姿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