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三农频道 >> 一县一品

高台:从4亩试验田到全国产业高地

25-08-07 08:48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余守萱

  在河西走廊腹地的高台县,一片紫色花海正书写着产业传奇。南华镇小海子村的4760亩苜蓿制种田,年产优质种子超200吨,占据全国苜蓿种子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强。这个曾以4亩试验田起步的戈壁村落,如今已成为中国草种业版图上的战略要地。

  “牧草之王”扎根戈壁,科技铸就高产奇迹

  紫花苜蓿——被誉为“牧草之王”的豆科黄金,承载着奶业振兴的希望。2013年,被誉为“中国苜蓿制种第一人”的甘肃农业大学曹致中教授,将科研梦想播种在这片土地。十余载春秋更迭,甘农7号至12号系列品种相继通过审定,7个新品种进入区试阶段,创新的种子在这里破土而出。

  “从最初4亩的探索,到如今4760亩的规模化种植;亩产从不足50斤跃升至80公斤——这是全国领先的高产标杆。”曹致中教授抚过即将收获的苜蓿,语气中透着自豪。如今,国内顶尖育种机构培育的苜蓿品种,90%以上选择在高台县进行良种生产,带动全县制种面积突破7300亩。

  育繁推体系成型,小村庄孕育大产业

  2024年3月,甘肃农业大学高台牧草种业专家院正式挂牌,标志着“科研院所+合作社+企业”三位一体的现代种业体系落地生根。这个由高台县与甘肃省农科院、甘肃农业大学共建的平台,正在重塑中国草种业的创新生态。

  “我们与绿欣合作社的十年合作,创造了种业扶贫的典范。”曹致中细数发展轨迹:试验田从几亩扩展到数千亩,产量从百公斤级跃升至百吨级。更难得的是,小海子村已成为全国唯一专业从事苜蓿制种的行政村,50余户农民变身“种业工匠”,“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模式日趋成熟。

  剑指国家示范,金色种子走向世界

  站在新起点,高台县擘画出种业强县的宏伟蓝图。“我们将全力创建'全国苜蓿制种高产示范县'。”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赵永亮展开规划图,“力争全县苜蓿制种面积突破万亩,亩产超100公斤,年产量达600吨。”更重要的战略是推动普通种子向认证种子升级,让“高台草种”对标国际标准,昂首走向海外市场。

  这片热土的发展实践引起高层关注。全国人大代表马晖玲在今年两会提交的《关于建立牧草种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议》中特别指出:“应依托高台县资源禀赋和科技基础,建设国家级牧草种业育繁推科技示范园区。”该建议已获国家部委积极回应。

  中国农业大学毛培胜教授实地考察后赞叹:“新种植田预期亩产50公斤以上的成绩,为全国苜蓿制种树立了标杆。这里的经验,将深刻影响国家草种业发展路径。”

  从河西走廊的戈壁小村,到国家种业战略的重要支点,一粒粒黄灿灿的种子在红色沃土上萌发出金色希望。当科技基因融入传统农业,小海子村正铺展出一条“以草富农、以种强国”的产业振兴之路。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AI视频海报|立秋:云天收夏色 木叶动秋声 AI视频海报|立秋:云天收夏色 木叶动秋声
  • 民乐:七彩花田里的“藏金”密码 民乐:七彩花田里的“藏金”密码
  • 合赛高速公路:打造草原生态路 联通甘青新动脉 合赛高速公路:打造草原生态路 联通甘青新动脉
  • 图解|胡昌升在检查调度全省防汛工作时强调了这些! 图解|胡昌升在检查调度全省防汛工作时强调了这些!
  • 图解|胡昌升在检查调度全省防汛工作时强调了这些! 图解|胡昌升在检查调度全省防汛工作时强调了这些!
  • 夏河机场今年旅客吞吐量预计突破10万人次 夏河机场今年旅客吞吐量预计突破10万人次
  • 甘肃交通未雨绸缪 筑牢应急防汛安全网 甘肃交通未雨绸缪 筑牢应急防汛安全网
  • 甘南羊绒毡刺绣艺术展8月5日在兰州开展 千年技艺唤醒现实触感 甘南羊绒毡刺绣艺术展8月5日在兰州开展 千年技艺唤醒现实触感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点亮城市“夜经济”升腾雄关烟火气
2   定西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召
3   靖远县: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助推产业发
4   甘肃定西:全链发展做强薯产业
5   青年执笔绘绿洲——高校学子手绘文化墙
6   定西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专题学习会
7   红古区:就业“组合拳”为高质量发展蓄
8   陇剧《大河东流》三登央视
9   甘肃省全面实现噪声自动监测
10   甘肃省第六届中运会昨闭幕
11   省中运会田径赛场 兰州市代表队获团体
12   嘉峪关市举办基层就业专场招聘会助力高
13   甘肃启动青年就业攻坚行动 年底前力促
14   嘉峪关市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召开 石福
15   兰州安宁蟠桃会 今年“桃王”出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