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三农频道 >> 三农要闻

崇信:红牛产业“链”出富民新图景

25-08-03 12:58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余守萱

  盛夏时节,走进崇信县黄寨镇白新庄村的震兴肉牛生态养殖场,此起彼伏的牛叫声传递着生机。牛棚内,一头头毛色红亮、膘肥体壮的崇信红牛正悠闲地咀嚼着饲草。作为当地红牛产业发展的新引擎,这座去年7月建成的规模化养殖场,正悄然改变着传统养殖模式。

  “目前存栏1025头,预计明年出栏。我们已经和广州、上海等地的客商签订了合同,主要以活牛形式按斤销售,预计每头牛均价能达到13000元左右。”养殖场负责人秦军民介绍道。

  白新庄村的红牛产业升级,是黄寨镇乃至崇信县推动产业振兴的一个缩影。该村近年来锚定“支部强、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目标,积极引进震兴生态牧业,并联合饲草加工车间、“陇东宝”有机肥厂等6家经营实体,构建起初步的产业链条。通过健全议事协商机制,有效解决了项目建设、养殖、销售等关键问题,实现了红牛产业从“单打独斗”向“链式发展”的转变,有力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

  产业的兴旺直接惠及当地农户。震兴养殖场与合作社签订框架协议,优先收购本地农户养殖的红牛,带动户均年增收超过5000元。同时,养殖场还解决了周边20名群众的稳定就业问题,真正实现了“产业有发展、集体有收益、群众得实惠”的多赢局面。

  村民张生成就是受益者之一。“我养了20多年牛,现在年纪大了外出务工不便。今年村里建起红牛公司,我们不少人都来这里上班,一个月有3000元工资,既能挣钱又能顾家,感觉特别好。”张生成满意地说。

  近年来,崇信县紧紧围绕“塬果川菜整县牛”的产业布局,全力推进红牛产业全链式发展。通过系统构建肉牛繁育、饲草供应、市场流通、科技创新、安全保障和社会服务六大体系,为红牛产业规模化、链条化、品牌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四梁八柱”。如今,从现代化的生态养殖场到充满活力的家庭农场,崇信红牛产业正昂首阔步,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通讯员 张文霞 图/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甘肃省第六届中学生运动会在兰州开幕 甘肃省第六届中学生运动会在兰州开幕
  • 7.99亿打造黄河“输水动脉” 韩城禹门口抽黄改造工程年底竣工破解缺水难题 7.99亿打造黄河“输水动脉” 韩城禹门口抽黄改造工程年底竣工破解缺水难题
  • 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统一外呼号码,规范电话营销 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统一外呼号码,规范电话营销
  • 发布传播虚假“警情通报”,网警出击依法查处 发布传播虚假“警情通报”,网警出击依法查处
  • 8月2日0时起至8日24时 兰州广场南路道路通行有变化 8月2日0时起至8日24时 兰州广场南路道路通行有变化
  • 兰州野生动物园暑期开启“千灯之夜”精彩夜游点亮金城 兰州野生动物园暑期开启“千灯之夜”精彩夜游点亮金城
  • 【甘快看】特别策划|守护,这山河 【甘快看】特别策划|守护,这山河
  • 【甘快看】祁连山下油菜花海:把盛夏染成油画里的模样  【甘快看】祁连山下油菜花海:把盛夏染成油画里的模样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双千行动”助力县域经济提质增
2   甘肃省首例AI+机器人辅助下人工第四代
3   出国务工轻松赚高薪?当心被骗!
4   天气早知道 甘肃省大部有较强降水过程
5   兰州野生动物园开启“白+黑”游览模式
6   兰州首笔不动产电子证照抵押登记业务办
7   东西协作信创产业对接活动在兰州举办
8   【强信心 看发展】 【一线调研】 一场
9   【强信心 看发展】 今夏甘肃省电力供
10   兰州铁路局旅客发送量保持高位运行
11   在“拓增、转型、塑新、提质”上下功夫
12   【牢记嘱托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
13   甘肃省第六届中学生运动会在兰州开幕
14   【甘快看】漳盐新变
15   【甘快看】甘肃平凉崆峒区:更扬云帆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