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县:打造“龢合甜蜜驿站”赋能乡村振兴

白水江畔,橘色沁人。在文县玉垒乡何家坪村,一座融合统战智慧与乡村活力的“龢合甜蜜驿站”,吸引着南来北往的车辆与游客。这里,加水充电、品特色小吃、体验采摘乐趣一应俱全;这里,统战智慧巧妙融入乡村肌理,成为激活村集体经济、凝聚民心民力、绘就和美乡村画卷的生动写照。
“龢合”理念,绘就服务新图景
“‘龢合’,取义‘和衷共济、和合共生’,这既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也是驿站建设的灵魂。”文县委统战部负责人一语道破项目精髓。自2024年起,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及市、县统战部门精心指导下,玉垒乡何家坪村紧扣“党建引领、统战聚力、资源整合”思路,以和美发展、文旅融合助农增收为主线,倾力打造了这座特色“龢合甜蜜驿站”。
“我们秉持‘大统战’理念,‘党建+统战’双轮驱动,聚焦‘一强三引领’,全力擦亮‘龢合文化’品牌。”县委统战部负责人补充道,这座驿站既是为过往车辆和游客提供休憩补给的温馨港湾,更是我们让统战元素巧妙落地的实践场。

多功能融合,激活乡村“甜蜜”经济
漫步何家坪村,清澈的白龙江依偎着葱郁青山,212国道穿村而过,“龢合甜蜜驿站”与这方山水和谐共生。走进驿站,功能分区清晰而丰富。
“甜蜜驿站集大车加水、新能源充电、农产品展销、电商物流、柑橘采摘、游客休憩、文化体验、特色小吃、露营烧烤等功能于一体。”玉垒乡党委书记方婉茹如数家珍,“它既是全面服务过路司机和客人的‘贴心补给站’,更是展示我们玉垒乡‘农文旅’融合成果的‘亮丽橱窗’。”
驿站的核心,在于让“甜蜜”产业焕发新生机。“产业是和美乡村的根基。”何家坪村党支部书记张孝峰深有感触。驿站内专设的柑橘产业展示销售区,将金黄的柑橘与传统文化推介深度结合;飘香的白水渔庄特色小吃,为驿站裹上浓郁的地方美食文化外衣。
张孝峰说,“通过创新的‘经营主体+村集体’利益联结模式,驿站盘活了闲置资源,为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致富车间’。”
驿站运营带动村民就近就业,实现村集体增收与村民致富的“双赢”。“以前村里没啥好营生,现在驿站开了,在家门口就能上班,钱挣了,家也顾上了,这日子真有奔头!”正在驿站超市忙碌的村民张小永,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治理新阵地,凝聚“和合”之力
“龢合甜蜜驿站”的魅力,不止于经济赋能。它正悄然成为基层治理的新阵地、民族团结的连心桥。
自运行以来,统战各领域代表人士和群众常活跃于此,法制宣传、义诊服务、技能培训、法律咨询等活动不定期开展,将统一战线的协商与监督效能延伸至最基层。驿站建立起多元协商、分事推进、评优激励等机制,畅通了村民表达诉求的渠道。村务协商、矛盾调解、环境整治、文明创建……
村民们从昔日的“旁观者”,逐渐转变为共建家园的“主力军”,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从“蓝图”到“现实”,书写振兴新篇
从一纸规划到拔地而起,“龢合甜蜜驿站”的建成运营,是统战力量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大局的鲜活实践。它,如同一颗磁石,整合八方资源,发展多元业态,凝聚起巩固拓展脱贫成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磅礴人心。
“合”力同心,“和”谐共生。”如今,驿站里人来人往,“过客”正逐渐成为“常客”乃至“住客”。
一座驿站,一方象征。它象征着在统战力量的赋能下,何家坪村正阔步走在“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振兴大道上。如今,“龢合甜蜜驿站”的辐射效应正在释放,以驿站为圆心,串联玉垒坪油菜花海、巴巴沟明代石板房群落,一条生机勃勃的农文旅融合示范带沿着白水江畔形成。青山绿水间,“龢合”之笔正书写着“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答卷。
通讯员 刘玉玺 图/文
相关新闻
- 2025-07-08庄浪:红牛产业链的黄金蜕变
- 2025-07-08华亭:农文旅深度融合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 2025-07-08泾川:黄花菜开出“致富花”
- 2025-07-08庄浪:小蔬菜大产业 乡村振兴的“破圈”密码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