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三农频道 >> 一县一品

灵台:麦收之后再耕耘 奏响特色农业“增收曲”

25-07-01 17:21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余守萱

  近日,灵台县梁原乡田野里一派繁忙景象。随着金灿灿的麦穗归仓,夏收圆满落幕,而这里的农民们又迅速投入到麦后复种工作中,以实际行动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在麦后复种工作推进中,梁原乡高度重视,科学谋划布局。构建起“乡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的责任体系,将高原夏菜、黑豆等复种任务细化到每一块田、每一处地头。通过定期督查、动态调度,形成上下联动的闭环管理机制,切实保障复种工作高效推进,将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增效的任务扛在肩上。

  政策扶持为复种工作带来强劲动力。梁原乡抢抓县级惠农政策机遇,在官村村全力打造800亩麦黑豆集中连片高标准示范区。县农业农村局为集中连片复种大户定向发放优质麦黑豆籽种,极大地调动了农户的复种积极性。如今走进示范区,农机轰鸣声不断,翻耕、播种等作业有序开展。现代化农机高效作业,农户们紧跟其后查看墒情。目前,示范区已完成730亩麦黑豆复种。种植大户张大哥满脸喜悦地说:“政策兜底有保障,机械作业提效率,今年增收稳操胜券!”

  科技助力让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在以横渠村为核心的高原夏菜种植基地,一台集成旋耕、起垄、施肥、覆膜、移栽、浇水六大功能的1垄4行多功能拖拉机大显身手,成为田间“主力军”。这台“农业神器”每日可移栽菜苗50亩,较传统人工效率提升近10倍,既缩短了种植周期,又降低了人力成本。基地还推行“统一育苗、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四统一”标准化管理模式,构建起从田间到市场的全链条品质管控体系。目前,已完成移栽甘蓝230亩、白菜210亩。

  为保障复种产业高质量发展,梁原乡组建了由农技专家、乡土能人构成的专业服务专班,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保姆式”技术指导,从种子精选、科学育苗,到病虫害绿色防控、精准施肥,提供全周期技术服务。同时,通过开设田间课堂、发放技术手册、建立线上答疑平台等方式,将现代农业技术送到农户手中。

  麦后复种热潮涌动,农机的轰鸣声与农户的欢笑声在梁原乡的田野上交织成乡村振兴的动人旋律。随着标准化种植模式的推广与惠农政策的落地见效,灵台县梁原乡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正焕发勃勃生机,为全县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持续贡献力量。

  通讯员 王丽霞 庞琼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文县:文明润乡村 和美入画图 文县:文明润乡村 和美入画图
  • 兰州工会驿站:打造职工暖心港湾 拓展服务边界护权益 兰州工会驿站:打造职工暖心港湾 拓展服务边界护权益
  • “七一”特刊丨富民新村党委:党建引领赋能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七一”特刊丨富民新村党委:党建引领赋能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 【小陇画报·387期】民乐油菜花海 金色波浪美翻整个夏天 【小陇画报·387期】民乐油菜花海 金色波浪美翻整个夏天
  • 华亭:麦浪滚滚收获忙 华亭:麦浪滚滚收获忙
  • 陇拍客丨民乐:交通路网助乡村振兴 陇拍客丨民乐:交通路网助乡村振兴
  • 不锁怕乱入,锁了又怕挡住逃生路 通往楼顶天台的门,到底该不该上锁? 不锁怕乱入,锁了又怕挡住逃生路 通往楼顶天台的门,到底该不该上锁?
  • 兰州市博物馆暑期延时开放 兰州市博物馆暑期延时开放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崇信县:架好连
2   文县:文明润乡村 和美入画图
3   高台:沙地“露水瓜”甜了舌尖 富了农
4   瓜州:枸杞香飘“出海”
5   敦煌:林下养殖 拓开乡村振兴致富路
6   玉门:“粮杞畜种游”五线交织 擎画乡
7   崇信:“四好农村路”铺就乡村振兴“快
8   玉门:惠民修路解民忧 心花“路”放暖
9   崇信:小辣椒“链”动大产业 特色种植
10   庄浪:东西协作育良种 科技赋能“薯”
11   玉门:苹果“穿新衣”翘盼丰收时
12   漳县:小小蒲公英 开出“致富花”
13   灵台:麦收之后再耕耘 奏响特色农业“
14   崇信:以招商“强磁场”激活发展“加速
15   静宁:果农解锁果园管理“致富密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