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三农频道 >> 一县一品

西和:“小蜜蜂”酿造甜蜜“大产业”

25-06-23 15:15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余守萱

  六月的西和县,绿意盎然,山花肆意绽放,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芬芳。

  走进六巷乡长寿山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的中华蜂养殖基地,只见一个个蜂箱在树林下摆放整齐,四周成群蜜蜂穿梭于花海与蜂箱之间,振翅的嗡嗡声交织成一曲热闹的丰收乐章。合作社负责人葛香魁正在蜂箱之间来回穿梭,小心翼翼地掀开蜂箱盖,切割蜂盖,将成熟的蜂巢放入摇蜜桶,开始摇蜜,流淌的甜蜜勾勒出群众充满希望的致富图景。

  地处秦岭余脉深处的六巷乡,森林覆盖率高达78%,宛如一座天然的绿色宝库。这里天然生长着刺槐、山花、五倍子等40余种蜜源植物,为中华蜂养殖提供了无可比拟的优越条件。在这片纯净的山水间产出的土蜂蜜,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口感绵密醇厚,带着野花的独特芬芳,被人们赞誉为“大自然的液体黄金”。中蜂养蜂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短平快产业,并且不争地、不占地、省劳力,非常适合山区乡镇发展,该乡通过“党支部帮合作社、合作社带村集体”的模式,每年稳定增加村集体积累。如今,党建赋能的成效十分显著,全乡60%的村集体年收入突破10万元,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不断增强,土蜂蜜酿就了“甜蜜”的致富路。

  “我们六巷乡气候比较好,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也恰到好处,境内森林植物种类繁多,蜜源丰富,花期持续时间长,养殖中蜂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合作社养了500蜂箱,今年能增收75万元左右。这种‘不占耕地不占粮,山林就是养殖场’的生态产业,正悄然成为山区群众的‘甜蜜银行’。”葛香魁介绍道。

  近年来,西和县凭借“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思路,大力发展蜜蜂产业,中蜂养殖量现已达3.4万群。六巷乡依托自然资源禀赋,深入实施产业优化战略,巩固基础产业,壮大主导产业,扩大特色产业,积极延伸和拓展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在“土”上下功夫、在“特”上做文章。全力构建“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的营销体系,土特产入驻主流电商平台,实现了从单一蜂蜜销售向“蜂产品+文旅体验”的转型升级。从过去单纯的“靠山吃山”,到如今智慧的“养山富山”,六巷乡的“蜂”产业实践,生动诠释了绿色发展的硬道理。当小小的蜜蜂在绿水青山间轻盈振翅,它们带走的是芬芳的花香,留下的是无限的希望,酿造出的更是山区群众迈向共同富裕的甜蜜未来。

  目前,六巷乡中蜂养殖规模达1500余箱,年销售蜂蜜10000斤,综合产值突破400万元。漫山遍野忙碌的蜂群,不仅酿造出甜蜜的生活,更编织出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通讯员 巩凡 图/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陇拍客丨民乐:祁连山下田园美 陇拍客丨民乐:祁连山下田园美
  • 青春华章·重走西北角|兰州石化以人才之“强”铸就企业之“兴” 青春华章·重走西北角|兰州石化以人才之“强”铸就企业之“兴”
  • 甘肃省首个近零碳服务区成功并网发电 甘肃省首个近零碳服务区成功并网发电
  • G1816乌玛高速合赛项目控制性工程拉木鲁克喀隧道双洞贯通 G1816乌玛高速合赛项目控制性工程拉木鲁克喀隧道双洞贯通
  • 天祝公路段全面推进桥梁养护工作 天祝公路段全面推进桥梁养护工作
  • 祁连山下养路人:老站长的二十二载“传灯路” 祁连山下养路人:老站长的二十二载“传灯路”
  • 武威天祝:“帐篷花”开迎嘉宾 武威天祝:“帐篷花”开迎嘉宾
  • 兰州古树调查:虬枝铭刻传承志 厚土深培焕生机 兰州古树调查:虬枝铭刻传承志 厚土深培焕生机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陇拍客丨雨后祁连山 云海翻涌如仙境
2   陇拍客丨临泽:荒漠滩地上富锶无花果飘
3   陇拍客丨民乐:祁连山下田园美
4   青春华章·重走西北角|兰州石化以人才之
5   移动数据显示:2025年公祭伏羲大典 漫
6   兰州市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黄色预警
7   西和:拓展产业发展新渠道 激发群众增
8   泾川:夏季果园管护忙 果农增收有保障
9   静宁:科技护航农业生产
10   玉门:项目建设“加速度” 积蓄发展“
11   静宁:避险搬迁建设忙 圆梦安居暖民心
12   礼县:荒山披绿装 静待油橄榄变“金果
13   玉门:特色农业结硕果 瓜香满田富一方
14   玉门:更换路灯惠民生 照亮村民“幸福
15   高台:聚“椒”产业促振兴 增收致富“
分享到